众所周知,从古至今的不管什么案子都是由人来审的,是人就难免会出现失误,人一失误就会出现冤假错案,那么,问题来了:在我国古代,如果断错案是如何追责的呢?如果不知道,那就一起看看吧!
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我国古代司法出现的一种叫作法官“五过”审判制度,这种司法制度源于西周,即“为官(畏权势而枉法)”、“为反(公报私仇)”、“为内(袒护亲戚)”、“为货(图财枉法)”、“为来(受人请托枉法)”。
此外,“凡持五过者,出入人罪,皆以其罪罪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有以上五种过失,轻判或重判他人之罪,那么,法官就与所审违法案犯处相同刑罚。由此可见,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就开始防范审判不公和司法腐败了。
咱们就追责来说,先秦时期的惩处力度,是相当大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为防止官官相护,还出台了举报奖励制度:如果同事能主动检举揭发枉法的官员,不但可免于处分,还能顶替枉法官员的职位,享受相应的物质待遇。
因为有一系列严格的追责制度,先秦时期的大多数司法人员,都能严于律己,依法办事,捍卫法律的尊严。有的司法官员因为办错案子而自责,甚至自*偿命。说到这,有人可能不相信,那我就给大家讲一个事例来说明。
在现代司法界,也评价甚高的,春秋时期的李离,是相当于晋国最高法院院长的狱官。《史记·循吏列传》记载,李离因为听察案情有误而枉*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给自己判以死罪,当时的晋文公重耳听说此事后,为李离开脱,但李离拒绝为自己赦免,最终,伏剑自刎而死。
除追责制度之外,先秦还有一套纠察制度,这套纠察制度为受害方提供诉讼渠道。据《周礼·秋官·禁*戮》记载:
凡伤人见血而不以告者,攘狱者,遏讼者,以告而诛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伤害他人至于流血,而被害人无法提出诉讼的,包括小吏故意不受理,或行凶者胁迫被害人不得提出诉讼等,经查明事实,向司寇检举,对罪犯加以诛罚。
司法问责制度的实施,是为了减少和杜绝冤假错案的发生,那么,万一案子判错了怎么办呢?
在我国古代,主要有5种对冤假错案:同职工作、原法断罪、违法宣判、出入人罪、严禁不绝,这五种冤假错案分别论罪,其中,最严重的是“同职工作”。
那么,什么是“同职工作”呢?就是指所有参与具体办案的人员在判决书上均要签字,如此一来,如果将案子办错了,都要负连带责任,也就是常说的“连坐”。《唐律疏议》卷五《名例》“同职犯公坐”条规定:
“诸同职犯公坐者,长官为一等,通判官为一等,判官为一等,主典为一等,各以所由为首。
也就是说,同一级行政机关内部的官吏分为长官、通判官、判官、主典四等,共同处理各类行政事务,若出现工作失误,都要受到处罚,但不同性质的行政失误,各自所要负的责任也是不同的,即“各以所由为首”。由此可见,在唐朝,即便是无私心,无腐败,仅仅是工作失误,从上到下四级责任人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那如果说,有一个官吏并不是工作失误,而是办案时采取了虚构事实,增减案情的办法呢?比如把案子判错了,有罪者,判成无罪,无罪者,判成有罪,亦或把重罪者判轻,轻罪者判重,即“出入人罪”,这该怎么办呢?
出现这种情况,法官要遭“反坐”的,也就是法官与犯人同罪。“反坐”制度是继承了先秦时期判罚不公,其罪不均的刑法思想。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儿,喜欢的话,请关注、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