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老板和员工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处;父亲和儿子的关系,也有各种各样的难题。
当这两个难题融合成一个难题,也就成了唐朝初年最大的难题,李渊和李世民的君臣父子关系。
大唐建立之前,李渊暴露出他性格的缺点,说李世民你去打败谁谁,以后就立李世民做太子。
于是乎,李世民带着兵马,打下了大半个天下,成为青史名将。
类似的承诺一次又一次,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心里想着的是太子之位,是未来的万里江山,而不是秦王府。
大唐建立之后,李渊反手就立李建成为太子,还总是嫌弃秦王李世民不听指挥……这才有了玄武门之变。
如此之大的历史事件,却有个被历史忽略的小人物,那就是玄武门的守门将军常何。
此人原本是太子李建成的手下,暗中投靠了秦王李世民。
事变当天,常何做了三件事,一是偷偷换了齐王李元吉的弓,二是放秦王府的虎狼之师藏在玄武门;三是联合秦王府的人马,挡住太子和齐王的人马
齐王李元吉拉弓要射李世民,本以为一击必*,谁知拉了三次都没有拉开。
可这样的秘密,岂能让世人所知?因此常何也就成了,被历史忽略的玄武门事变的关键角色。
一,秦王和太子的用人区别当缺点成了习惯,李渊在做皇帝之前,许诺了太多的空头支票,随意赏赐县长和市长之类的地方官员职位。
说好听点,是各方豪杰来归顺,以至于大唐江山的各种官吏多如牛毛,后来李世民干脆取消了“郡”级单位,才勉强缩减编制,不过这也是后话了。
大唐初年,李世民秦王府麾下的将领有两大特点,一是对李世民绝对忠诚,主张*太子李建成,主张夺取皇位;二是这些将领大多数都是开国元勋,身上有赫赫战功。
但是从权利的角度来讲,李建成和李元吉有绝对优势,把持了大唐上上下下的大部分重要职位。
太子的旗帜竖起来之后,那些想要做官的文人,自然都往东宫那边投靠。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秦王李世民都处在劣势,而李建成和李元吉占了上风。
魏征多次对李建成说,尽快*了李世民,但大李已然拿到了皇位的唯一门票,所以暂时没有*二李,怕背负*弟弟*功勋的骂名。
李建成在跟李世民争夺权利的时候,前者总是想着拉拢大人物,而后者却苦心积虑地去拉拢小人物。
举例来说,李建成总想明里暗里地拉拢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则把这件事原封不动地告诉秦王。
而李世民所拉拢的小人物,虽然权利并不太高,但位置都非常敏感。
偏偏皇帝李渊,晚年又变得昏庸,把朝政交到了大臣的手中,而他本人则留恋后宫佳丽,甚至让妃子去大臣家里过夜饮酒。
李世民往下一看,自己已然站在了悬崖之边,再往上看的时候,朝政绝大部分都在李建成的手里。
李建成拉拢后宫妃子,把持朝廷各文臣,一时间权势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