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当年诸葛亮在五丈原这个地方病逝了,病逝之后李严哭得最为伤心,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李严认为,诸葛亮是唯一一个可能不满李严罢免他,也可能是觉得李严优秀了又能重新起用他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先来看一下李严当时在蜀汉时期的官职地位。
首先,李严是荆州人,虽然诸葛亮也是荆州派,但两人是有区别的,李严只是荆州人而已,说不上是和诸葛亮一样纯粹的荆州派,李严更像是一个外来的人,在历史上可以和法正、孟达等归属东州派。
所谓东洲派,就是指当时从长安或者是荆州地区流向益州的一些流民,在刘璋时代,这些所谓的外来人反而得到了刘璋的任用,而李严作为当时刘备信任的重臣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了他,足以见得李严的才能还是很突出的。
而当时刘备在进入益州和刘璋闹崩之后,李严是很会审时度势的,早早的投靠了刘备,刘备也很重用李严,尤其是在李严以少胜多,只用了几千兵力就镇压了当时地方上有几万盗贼造反的功绩后,更加令刘备刮目相看。
刘备托孤与诸葛亮和李严的事我们都知道,但是自从刘备去世之后,李严跟诸葛亮的地位差距逐渐增大。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李严是奉命管理军事方面的事务,但是在政治上的权力就被剥夺了,李严渐渐的没能在中央的核心权力范围里了,这属于明升暗降,削弱了李严当时的势力范围。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跟李严被调往军事方面有关,派李严去镇压叛兵,守护永安这个小地方,要知道,当时蜀汉的政治权力中心可是在成都,李严慢慢的远离了政治中心,被派往其他地方镇守。
第三个原因就是李严的地位在不断的下降,本来与他平起平坐的诸葛亮,同是托孤大臣,结果诸葛亮都能自己处理政事了,李严却是明升暗降最后成为了诸葛亮的下属。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遭遇了这样的事,会服气吗?肯定不服气,李严也不服气诸葛亮,暗中策划了好几起事件,想要嫁祸给诸葛亮,从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可天不遂人愿,诸葛亮是多聪明的一个人啊,怎么会看不透李严的想法,所以李严不仅没有成功,还被百官弹劾成了庶人。
其实,说了这么多李严在政治历史上的变迁,我们也来探讨下,究竟李严私下的为人是怎样的,李严其实就跟当时蜀汉的其他人一样,比如魏延和关羽,自己才能优秀,能力突出,就趾高气昂性格高傲,看不起任何人,这都可以说是蜀汉的传统了。
但是,李严的人际关系很差,朝廷中的众多大臣还是以诸葛亮马首是瞻,李严的党羽根本没几个人,再加上李严对权力的极度渴望,想要把个人利益凌驾在国家利益之上,更是被诸葛亮看穿,遭到文武百官的弹劾,最后功亏一篑。
我们再来想,那么为什么被诸葛亮联合其他大臣贬为庶人的李严在听到诸葛亮的死讯后“激愤而死”呢?
因为,在诸葛亮死后,李严可以说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了,意味着李严要当一辈子的庶人,永无翻身的可能。其他人根本不会再起用李严了,李严人际关系不好,又高傲,别人不可能再重用他。
所以诸葛亮去世,李严明白了,自己将再无东山再起之日,李严哭的是自己未来的前程,再也没有梦想了,原本一直存在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想法,在诸葛亮去世后,什么都没有了,那么留给李严的只有激愤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