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城形争南北诸朝,风气兼东西两楚”。是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素有“文献之邦”的美誉。
萧县得名由来,因其地多萧茅草,上古的祖先在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建立部落而得名。
萧县最早可追溯到夏朝的萧国,嬴姓萧国,始祖萧孟亏,孟亏因擅长先祖的驯养鸟兽技术而深受夏王宠爱,赐封为诸侯,因其地多萧茅(艾萧),故国号为萧,因此萧孟亏领所封子民开拓萧国,萧国始建,于商朝末年灭亡。
在宿州市境内,因草而得名的地方很多,如古符离县,就是因北有离山,盛产苻草而得名,古蕲县,因蕲水、蕲草而得名。
春秋时期,萧国复立,嬴姓萧国灭国后数百年,萧邑又提升为萧国,是为子姓萧国,侯爵。后被楚国所灭亡。
秦朝设置萧县,隶属于泗水郡(四川郡)。此后萧县又经历多次改名,如承高县、龙城县、临沛县。
今日的萧县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
萧县古城,已经不见痕迹。连护城河都难寻踪迹。至于萧县古城墙老照片,更是很难找到。
今日,晒出几张萧县的老照片,供大家欣赏。
这是1937年的圣泉寺附近风景,圣泉寺是安徽萧县的千年古刹,萧城八景之一,又名龙泉禅院。圣泉寺始建于北宋年间,乡贤窦师道在此隐居,并修筑拱翠堂,明清时期亦有修扩,历来是游人雅士流连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