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困境,安之若素,坚守自得的“幽人”意象,是苏轼自洽有为精神的自我表达。
他以逐臣的身份来到黄州,朝廷的驱逐和亲友的背离使他倍感凄凉。
即便如此,作为臣子和官员,苏轼并没有在现实的打击中自暴自弃,随波逐流,也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忠君爱国、匡世济民的责任和担当。
“东坡在雪堂,一日读杜牧之《阿房宫赋》凡数遍,每读彻一遍,即再三咨嗟叹息,至夜分犹不寐。”作为一介逐臣,苏轼深夜难眠,忧心叹息的,正是内忧外患的国家和贫病交加的百姓。
事实上,苏轼在黄州期间,一直未忘记忧国忧民,并总是力所能及地惠及黄州人民,这均说明苏轼在逆境中仍坚守着自己可贵的“许国心犹在”的精神,并积极蓄力,以图有助益于家国。
“酒”“梦”“舟”之外,“水”“月”“幽人”等意象展现出苏轼自洽有为的观察视角。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段关于“变”与“不变”的辩证分析,正体现出苏轼看待问题“立乎九霄之上,俯观六合”的广阔视角:如果局限于眼前,只看到流水滔滔,逝而不返,月盈月亏,瞬息已变;但如果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则江水长流,明月仍在。
苏轼从更广阔的时空维度看待水月,进而看待人生世事:人生的得失荣辱,如果仅仅局限于眼前,则觉其来势汹汹,浮沉不定,宠辱皆惊;但如从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并未有所损益,一切都是人生的风景。
苏轼通过“水”“月”为我们展现出如下人生境界:看问题的高度和视野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