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在中国出现得很早,3600年前甲骨文就有了记载,《易经》也有“结绳而治”的文字描述。在几千年的进程中,数字为人类活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古代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不断地给数字赋予了除了记数之外的其他意义。在古代,数字的使用范围,可能超出我们平时的认知。
二千年前就有“算筹”的数学记数法出现,算筹采用十进位制,这是中国古代对数学作出的伟大贡献之一,到今天还是常用的记数法。《孙子算经》,《夏阳侯算经》都有古代算筹的记录。用算筹表示数,是通过纵式和横式两种方式来记录数量的。
“一”在古代就具有了非凡的意义。在纵式中,纵摆的每根算筹都代表1,表示6-9时,则上面摆一根横的代表5。个位和百位必须用纵式。
在横式中,横摆的每一根都代表1,其上面纵摆的一根代表5。十位和千位必须用横式。
以此类推,遇到零则以空位表示,纵横相间,使各位界限分明。所以古人在需要计算的时候会从身上的包裹里取出用于算筹的工具,一些长短不一的棒,按照数字摆开来进行计算。
古代还没有像阿拉伯数字这样简单的记数符号,都是用的汉字,最初的一二三与我们现在的所见一样,四至十就有所差别。四是四横,五的甲骨文像X上下加一横。下图是甲骨文的数字的写法。
数字“一”,对于古代的中国有特殊的意义。《说文解字》如此注释:“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这十六个字充分说明了古代人对“一”的理解与这个世界开始有关。
老子说“道生于一”,“一”表示世界的原始状态,郭沫若把它解释为“混沌”。后来也用“太极”,“太一”,“大一”表示“一”,古人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从这个“一”而来,没有例外。
所以“一”是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的那一个蛋。
“一”是道家所说的那种从无形而生的有形,庄子说“一之所起,有一而未有形。”所以元气,人体,天等等都与“一”的状态相通,表示万物之始。
“一”是所有运动的第一动,《周易•系辞》如此说:“天下之动,贞夫一。”
“一”也是独特的,古人认为因为没有什么是与它同步的,所以引申出“专”,“常”,“独”这些表示世界最初状态特性的意义。今天词语“唯一”就是这个含义。
“洞同天地,混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淮南子•诠言训》)
“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易乾凿度》)
在古代的这个模式里,“一”被视为创生万物的源头,开天辟地的起点:这是一个介于光明和黑暗之间的一种状态。
古代人对“一”有特殊的情节。《周易》中记载的用蓍草卜筮时,要“挂一”来象征在人们控制范围内的太极也就是“一”。汉朝的时候皇家有“太一祭礼”的活动,来源也和古代的宇宙起源观有关。
正是这个原因,代表最初神秘世界的“一”,可以大到无限大——“至大无外”,也可以小到无限小,直到不可分割。
所以古人也拿“一”来表示太阳的唯一性,以表示对太阳的崇拜。
慢慢地,人们逐渐模糊了这个神奇的概念,对数字延伸出很多的含义,也用在各个领域当中。
除了表示数量之外,数字还被使用到各种规律之中。“周教六艺,数实成之。学士大夫,所从来尚矣。其用本太虚生一,而周流无穷,大则可以通神明,顺性命;小则可以经世务,类万物,讵容以浅近窥哉?”这是南宋数学家秦九昭在《数书九章》序言中的说明。在今天看来,秦九昭对数的作用过于夸大了。在古代却有很多人热衷此类的研究,数字的引申内容也就增加了很多。
他们说
“一”是天数的第一数,表示不可改变的,所以叫生数(一,二,三,四,五)。
"一"是天地第一动,所以代表阳,也是雄性的标志。表示事情的开端,首次,最初。
“一”代表事物的全部和整体。
“一”表示至尊,至高,至大,至强。也表示最高的荣誉和等级。
逐渐地,“一”有了方位,表示北方。
“一”有了属性,表示液体。
“一”有了颜色,表示黑色。
“一”也对应人身体的部位,是肾和膀胱。
当然,还有天体,还有八卦等等。
因为古代把数字的功能与各种体系的理论结合起来,“一”的意义范围几乎是几何级增长。譬如,“一”等同于十干里的甲,等同八卦里的坎,等同五种元素中的水。
正因为古代这种触类旁通的方式,使数字作用变得不再单纯。古人认为“万物皆数”虽然与现代数学家宣称的“一切都是数学”有区別,但也是一种尝试探索世界的方式,尽管有些想当然。
随着人们对数字有更深的理解,古代一些数字用法必会被摒弃。但是渗入到文化里的一些传统用法却不会消失。如同三皇:天皇,地皇,人皇,现在一些地方玩扑克牌时对最大的牌称为“天皇”,第二的称“地皇”.
这里的“天皇”在古代与“一”的意义相同,表示最初,最大。你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