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群人,
他们见不得光,
说着别人听不懂的
.
黑话
点子扎手,风紧扯乎?
汉人的祖宗就是开黑店的,所以就有了黑话。
话分黑白,“黑话”也分两种意思。
一种指反动而隐晦的话,与“黑帮、黑钱、黑货”等词是难兄难弟,一路货色;
另一种又叫隐语,就是不反动而又隐晦的话,单纯为了避免局外人了解。
黑话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
关于黑话,史记里记有一段东方朔用隐语“诋”郭舍人的事。
当郭舍人挨打的时候,东方朔高兴得手舞足蹈,还朗声哼道:“咄!咄!口无毛,声嗷嗷,尻益高。”
恼羞成怒的郭舍人反咬一口,说东方朔是肆意羞辱朝廷命官,要求皇上将他斩首。
东方朔狡辩道:“此乃隐语也,怎能说诋毁朝廷命官呢?所谓口无毛者,狗窦也;声嗷嗷者,鸟在喂食也;尻益高者,鹤低头弓背饮水也。”
不管他怎样解释,羞辱之意是明摆着的,但谁也驳不倒他。
这便是隐语。
唐朝多大侠,黑话起初是生意往来时的隐语,后来因为非法贸易的兴起而发展,逐渐演变为江湖武人的用语。江湖上的黑话,又称作切口,也叫春点、寸点、唇点、唇典。
到了宋,大侠就更多了。尤其在北宋,黑店就已经盛行,而所谓黑话,就是土匪之间说的话,即为了达到罪恶的目的,他们发明的种种只有他们内部才能听懂,而外人听了保证会误解的话。
比如《济公全传》,虽不足信,但也能从中发现丝丝端倪。
话说黑店的店小二看见济公背着鼓鼓囊囊的包裹,摸了一下还挺硬,认为里面肯定藏了不少银子,就扯着嗓子对厨房喊:“海海的米子!”这种话客人听了似懂非懂,还以为在叫一种什么菜,实际是向厨房传递一个信息:“这家伙带的银子海了去了,替我在酒里狠狠地下蒙汗药!”
谁知济公他心通,什么事情都瞒不了他,也装疯卖傻地跟着大叫起来:“海海的米子!”
倒把小二吓了一跳,搞不懂自己店里的黑话,济公怎么也会?难道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