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长沙,人口六十余万,是一个十分热闹繁华的内陆省会城市,小吃也相当丰富。
我五十年代末随父辈从北京市闹市区迁居长沙市,先是住在东鱼塘街28号,没多久就搬到游击坪3号一幢在当时颇为气派的公馆里居住,一直住到九十年代初。
茶馆标配:两个包子一杯茶
我家这一带是长沙市的核心商业街区,近处久负盛名的茶馆有:东鱼塘街南口半江巷里的半江楼茶馆、鱼塘街西口的大华斋茶馆、药王街东口的爱晚茶馆、苏家巷西口的爱群。
本文作者郑寿山手绘图
这些茶馆从清早起就座无虚席,茶客喊上两个包子一杯茶算是那时候的标配。老长沙多是喜欢“一菜一糖”,先各在两个包子底部轻轻咬上一口,趁热把包子合在一起,用手轻轻压扁,使之甜咸交融,再惬意地慢慢品味。
茶客们一边喝茶一边高谈阔论,提着锃亮紫铜水壶的店小二,忙不迭地为茶客沏茶添水并迎来送往。茶馆里弥漫着烟气,充斥着嘈杂声,但茶客们迷恋的恰恰是这种氛围。
旧长沙茶馆 供图/陈先枢
当时实行计划经济,茶馆归属市二商业局饮食公司管理,经营包点的品种规格以及大小、重量、主料、配料都基本固定:菜包子、糖包子、盐菜包子、马蹄卷、银丝卷、烧卖。
菜包子的馅子实际上是猪肉与笋子混合而成,笋子“吸吮”了肉里的油脂,使之吃起来油而不腻,煞是爽口。盐菜包子上的中间点着一个小红点,与糖包子加以区分。晶莹剔透的烧麦皮,包裹着软硬咸淡适中的糯米,糯米里还有细小的腊肉丁呢。
茶馆一般不卖馒头,有谁拿着馒头走在街上,还会引来路人羡慕的目光,因为长沙人自家不会做面食,只有大单位的食堂早餐才有馒头,吃馒头竟然也能“彰显身份”。
德园茶馆的名气更大,我家有时候也舍近求远的到黄兴南路道门口附近的德园买包子。说远实际也不远,从家里走到德园不超过十分钟。
德园还有一种称之为汤包的包子,比寻常的糖菜包子小,无笋子的全肉馅料,口感滑嫩鲜美。但此汤包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汤包,因为里面没有汤汁。而沪宁杭一带的汤包须用小笼蒸,个头还要小,包子里有鲜汤(不是油),要一手用筷子夹起小包子,一手拿瓷调羹接流出来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