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是最适合制作鳝鱼的方法。© Pinterest
虽然我知道柏师选食材,跟选妃似的,可我等了半小时,还闻不见鳝鱼的香气从厨房飘出,一边默默喝茶,一边已经心急得像黄鳝乱窜了。我斜着眼睛看他家被书房硬生生兼并掉的客厅,心想,字倒是不错,可说好的「爆鳝」该不会是纸上谈兵吧。柏师真正的工作是记者,30 多年一直跑的公安口,还是中国美院的美术学博士,见多识广不算,还有艺术修养,选条黄鳝来吃不至于把几十年的武功全用上吧 —— 非得乌发蝉鬓、娥眉青黛、朱唇皓齿、玉指素臂、细腰雪肤不成嘛!
柏师会看人,连道一句:「黄鳝野生找好久,到得比你晚。」他快语连珠,包拯般的黑面孔下,一副唐僧的温柔心肠。看他汗涔涔地在厨房「煸」着,我除了说风凉话外,又帮不上忙,连忙重新装回贤淑的样子:「不急,不急。」
在柏师这儿,我第一次听到「田板黄鳝」的存在。「野生黄鳝来自民间现捕。到了夏秋,晚上,拿火把或者电筒,一到种好秧的田里,就可以看到黄鳝、泥鳅等水产一动不动,躺在水下,轻易看得到。黄鳝滑,难用手抓,专门有种夹的钳子,很好用。冬春来临,一般黄鳝都躲在洞里或泥土下,农民翻地也会找到。钓黄鳝也是好方法,再不然就是田里翻耕的时候,挖出来的黄鳝了。其实农田里的黄鳝现在慢慢少了,溪沟里的黄鳝还是比较容易取得的。」
杭州的鳝鱼烹饪,以前以虾爆鳝面为主。© 叶酱的孤独星球
我记得小时候,杭州人一旦过生日,哪怕大热天也非得去奎元馆吃虾爆鳝面不可。爆鳝和手剥的河虾一起做了面浇头,通常能看见零星几条,却香气盈门。
杭州楼上私厨的沈厨那碗细巧功夫的传统虾爆鳝鱼是我喜欢的。他说:「鳝鱼选 50 克左右 1 条、河虾仁手剝、鳝骨熬汤。传统烹制方法需要菜油爆、猪油炒、麻油淋。小锅烧,面汤紧扣,面光汤尽。」我每次都想让鳝丝和面的分量掉个个,直接一点。
对苏浙皖人来说,黄鳝有很多老菜谱,鳝糊、虾爆鳝、鳝丝……任凭哪一个做好了,都撑得起厨师当家功夫的门面。懂吃的江浙人家请客,哪怕偷懒做个黄鳝煲,也是足够诚意的,毕竟好黄鳝难得。浙江人偏爱鳝鱼的干、松,肉缝里飘香;而苏州人喜欢响油鳝糊,滑口;安徽马鞍鳝,炒之前还要刀拍过骨头,防喇嘴,吃个紧致;扬州人炒软兜,只取鳝背快炒,胡椒一洒,吃个痛快。柏师出生在苏浙皖三省爱鳝之人交界的地方,美食之乡「长兴」。鳝鱼再善变,他都吃遍了。「如果不愿意花功夫,春天加韭菜、野笋丝快炒也好吃。」柏师说。
现在农田里的黄鳝现在慢慢少了,溪沟里的黄鳝还是比较容易取得的。© 鱼柒柒~cc
「虽然私厨可以做到,但现在普通馆子出于成本考虑,用野生黄鳝在一碗面上,可能性不大。长兴特色的膳丝比较传统,虽然爆的时间没那么长,但至少类似。还剩那么几个店,在坚持用野生黄鳝。」而从处理鲜活黄鳝的手法来看,杭州一带是生*,直接用剪刀断头,然后剖了肚清理。
在长兴,约定俗成的处理方法是烧开的水加盐和很浓的醋,活的黄鳝倒进去,烫熟,让肚子里的血块凝结后再处理干净。重盐和很浓的醋让表皮那粘液去除,其实就是炝的过程。这主要是指做鳝段或鳝丝时的手法,大黄鳝清蒸什么的,还是活*。
响油鳝糊是中国苏州苏帮菜的传统菜式。色泽油亮,口感甜咸。© Jiayu—
不少名厨告诉我,黄鳝端午前最肥,但是不能选粗的,因为大部分是养殖的,与农残有关。可是做爆鳝偏得粗的不可,要吃尚好的爆鳝,确实须拿到野生粗鳝才稳妥。较细的黄鳝适合做烂糊鳝丝,加了虾仁、鸡肉、火腿的鳝丝越加丰腴,却少了脆爽。略微粗一点的黄鳝才有资格上油锅爆,达到香酥的口感,黄鳝骨头能轻易与肉分开,关键就在需要足够时间「爆透」,而细黄鳝「透」完就没了。
那天的饭局,文艺圈的朱建老师与王五四老师作陪,他俩,都是字字玑珠的人,我们仨在爆鳝清盘前,都没来得及说话。好吃到什么程度呢?「此中有真味,欲辩已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