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门穴与京门穴准确位置图片,期门穴和章门穴的准确位置图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1-18 13:23:36

章门穴与京门穴准确位置图片,期门穴和章门穴的准确位置图片(1)

原穴

五俞穴的一种。其中在手、足三阳经方面每经均有一个原穴(共六个)。 其位置在腕或踝关节附近。《针灸聚英》:「所过为原。」也就是指在经 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渠中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流过一样。而手、足三阴经则均是以本经的俞穴代替原穴(共六个,也称原穴),连同阳经的原穴,合 称“十二原穴”。其名称是: 肺 — 太渊 心包 — 大陵 心 — 神门 脾 — 太白 肝 — 太冲 肾 — 太溪 (按:以上六穴本是六阴经的“俞”穴,均用以代替“原”穴)。 大肠 — 合谷 三焦 — 阳池 小肠 — 腕骨 胃 — 冲阳 胆 — 丘墟 膀胱 — 京骨

八会穴(会穴

是古人概括了八个和全身某些生理机能有关的重要穴位,根据 其不同的作用而命名的,其中包括: “气会”— 擅中穴 “血会”— 隔俞穴 “骨会”— 大抒穴 “筋会”— 阳陵泉穴 “髓会”— 绝骨穴(即悬钟穴) “脉会”— 太渊穴 “脏会”— 章门穴 “腑会”— 太仓穴(即中脘穴)

髎(窌)

指在骨节之间部位的统称。有些穴位名称,也是根据这种解剖特 点予以命名的。

会穴

即两条或两条以上经脉相互交会的部位。由于经脉的循行方向并不完全是直线的,而是曲折交错的,所以往往出现经脉交叉或相互邻接的情况, 这种交叉和邻接的部位,这就是会穴。全身的会穴根据书籍记载统计约有一百多个。这些会穴因同时有多数经脉分布,所以可兼治数经的疾病。 即八会穴的略称,参见该条。

溪谷

“谷”和“溪”均指肢体肌肉之间相互接触的缝隙或凹陷部位。其中大的缝隙处叮做“谷”或“大谷”,相当十二经络循行的部位,小的凹陷处叫 做“溪”或“小溪”相当全身三百六十五个经穴的部位。如《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又:「溪谷三百六十五穴会。 」《素问.五藏生成篇》:「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 二俞。」

募穴

指位于胸腹部体表和脏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聚集的地方。即: 肺募 — 中府穴 心募 — 巨厥穴 肝募 — 期门穴 脾募 — 章门穴 胆募 — 京门穴 心包募 — 膻中穴(一作天池) 胆募 — 日月穴 胃募 — 中脘穴 小肠募 — 关元穴 三焦募 — 石门穴 大肠募 — 天枢穴 膀胱募 — 中极穴

背俞

指位于背部脊柱两侧体表和五脏六腑生理、病理反应有密切关系的一些反应点(穴位)。它们都是脏腑经气输注的地方。 即:心俞、心包俞、肺俞、肝俞、脾俞。肾俞、胆俞、胃俞、膀胱俞、三 焦俞、大肠俞、小肠俞。

阿是穴(天应穴,不定穴)

即“以痛为俞”,取穴的部位不是按照经络、经穴 的位置,而是根据局部症状(疼痛及其它异常)的发生或被发现的部位进行针灸等治疗,如那里有病 痛就在那里取穴,也就是患病局部的体表刺激点。 (见《千金要》方卷二十九)。

郄穴

(同郄Xi),含有孔窍或缝隙的意义。郄穴是指体内气血聚会于某些空隙处的重要穴位。其中除十二正经外,奇经中的阴跷、阳跷脉 和阴维、阳维脉都有郄穴,一般多用于内脏急性痛症,其名称 是: 肝 — 中都 小肠 — 养老 心 — 阴ㄒㄧ\ 大肠 — 温溜 脾 — 地机 膀恍 — 金门 肺 — 孔最 三焦 — 会宗 肾 — 水泉 阳跷 — 跗阳 心包 — ㄒㄧ\门 阴跷 — 交信 胆 — 外丘 阳维 — 阳交 胃 — 梁丘 阴维 — 筑宾

华陀夹脊穴

位于背部正中线,两侧离脊椎棘突五分处,有两种取法:自第一 颈椎至第四骶椎,各旁开五分左右各二十八穴,共五十六穴; 自第一胸椎之下至第五腰椎之下为止,各旁开五分,左右各十七穴。共三十四穴,夹脊穴的临床适应范围较广,主要是调整内脏机 能的紊乱,和治疗脊背部的局部症状。

八风穴

位于足背部,五个足趾间歧骨部中央,趾蹼边缘上,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足部疼痛、麻木、红肿等症。

八邪穴

位于手背部、五个手指间的歧骨部中央,由拇指到小指依次叫做“大都穴”、“上都穴”、“中都穴”和“下都穴”。每侧四穴,左右共八穴。主治手指疼痛,脉木及头项强痛等症。

十宣穴

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常用于中风、中暑出现昏迷时的急救。

经外奇穴

明代以后的医家按照传统的观念把不见于我国早期医书(《内经》、《甲乙经》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书)中的穴位统称为经外奇穴,实际上这些穴位都是我国历代针灸家不所发现的一些新穴位,近年来,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基础上,又陆红发现了很多临床有效的新穴位,称之为新穴。

同身寸

针灸取穴的一种长度标准,均用患者本人体表的某些标志作为测量的单位,主要有四种方法。“中指阿身寸”:即让患者屈指,取其中指中 节两侧横纹头的距离为一寸,进行测量。这是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拇指同身寸”:即以患者拇指末节的横纹宽度为一寸;“目横 寸”:即患者的目内眦角至外眦角为一寸;“夫”:就是在第二至五指合并时(即四横指)其横经的最大宽度为一夫(“夫”是古名,相当 于近代取穴时所用的指横径单位)。

肓之原

肓指心下隔上部位,肓之原是脏腑的原穴之一:指气海穴部位,如《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肓之原出于脖胦(勃央)」,脖胦即肚脐, 这里指气海穴,在脐下一寸五分处。指关元穴。

三因

古代把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三因即此三类病因的总称,见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証方论》。陈氏引申《金匮要略方 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之意,以“六淫”为外因,“七情”过极为 内因,飢饱、劳倦、跌仆、压溺及虫兽所伤等为不内外因。这些都是致病 条件结合发病途径的分类方法。实际上内因主要指人的正气的盛衰情况, 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它包括了体质、精神状态和抗病能力等。正 气的相对不足,是发病的根据。至于气候变化,疫厉病邪,外伤,虫兽伤,精神刺激、过劳和饮食不节等,都是外来的致病因素,是疾病发生的条 件。

不内外因

病因之一,参阅“三因”条。

天人相应

指入体组织结构、生理现象以及疾病同自然界变化的相对应的关系。 《灵枢.邪客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它的主要精神在于提 示医生在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时,应注意到四时气候等诸种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是天人相应学说的积极方 面。也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之类的说法,应予以科学的分析对 待。

正气

生命机能的总称。与病邪相对来说,是指人体对疾病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能力。《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邪(邪气)

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厉之气等从外侵入的致病因素,故又称“外邪”。

与人体正气相对来说,泛指多种致病因素及 病理的损害。

六气

指自然界一年四季风、寒、暑、湿、燥、火等六种气候因素的变化。

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六种基本物质,即精,气,津、液、血,脉等。这些物 质都是由饮食水谷的精气所化生,故名(《灵枢决气篇》)。

六淫

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的合称。淫,邪也,过也,甚也。泛指 “六气”的太过、不及或不应时而有,成了致病的邪气,属于外感病的一 类病因。六淫不但影响人体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性,并可助长病原体的繁殖,故实际上包括着一些流行性病和传染病的病因。六淫致病,或从口耳、 或从肌肤侵犯人体,皆自外而入,而出现“表”的病証,故又称外感六淫。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农历六月 )多湿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

淫气

淫,指浸淫;气,可指正气或邪气。正气浸淫,是指饮食精微濡润肌肤 筋脉的生理作用。如《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 于筋。」邪气浸淫,即为病邪流溢的病理变化。如《素问.生气通天论》「风客淫气,精乃亡」。淫指有余,过度或失其节制。凡人体阴气、阳 气过亢或某种气候的异常,均可伤及人的正气而致病。

章门穴与京门穴准确位置图片,期门穴和章门穴的准确位置图片(2)

四时不正之气

泛指四季不正常的气候,如冬天应寒而反暖,春天应暖而反寒等。它对生物生长发育是不利的。当人体不能适应这些气候时,就 可能引起疾病。

时邪

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时令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暴戾之意。戾气又有“疠气”、“疫疠之气”、“毒气”、“暴气”或“杂气”等称,是一类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古人认为,由于天时气候久旱 、酷热等反常变化,产生这种烈性的致病物质,人感受了就可能发生疫病的 流行。

时行戾气

简称“时行”或“时气”,指流行中的具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时毒

指具有季节性和流行性的病邪,疫毒。

大风苛毒

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大风,指风邪猛烈;苛毒,指毒气严重。均形容某些剧烈的病邪。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