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藏,你也许会想到高原强烈的紫外线,想到漫步的牦牛,想到寺庙的经幡和一脸虔诚,合掌叩首的人。而今天,笔者想介绍的是西藏的藏戏----倾听雪域高原的吟唱,望见古老热烈的图腾。
藏戏,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藏语中叫"阿吉拉姆","阿吉"在藏语中有"大姐"之意,"拉姆"则指仙女。为什么会起这个名字呢?这就和它的起源传说有关了。关于藏戏的起源传说有好几个,其中一个是相传在十四(又说十五)世纪,噶举派(又名白教)的高僧唐东杰布在云游途中,立志为西藏主持营建铁索桥,但在建桥过程中常为经费发愁。后来他偶然发现信徒中有七个能歌善舞的姐妹,他就吸收佛经中和民间传说中带有戏剧因素的内容进行编排,设计唱腔动作和鼓钹伴奏,指导七姐妹演出,借以宣传宗教,为行善修桥募集资金。这可算作藏戏的雏形。七姐妹生的貌美,而且舞姿轻盈,歌声悠扬动听,观看的人都以为是仙女下凡了,于是称赞道"阿吉拉姆"。
唐东杰布唐卡
也许是因为诞生于这片雪域高原,藏戏有着天然的独特魅力。在西藏,民间藏戏剧团十分普遍。它对演出场地的要求也很简单,只需要找一个广场(或者比较宽敞的空地),演员们或搭大帐篷,或扯大帆布,甚至不需要什么遮盖,不用幕布和幕景。但只要听说藏戏班子来演出了,这附近的群众都会高高兴兴赶来观看,常常是人挤人,人拥人,场面十分热闹。表演藏戏也没有要求必须接受专业训练,各地业余的、自发的剧团很多,而且在表演中形成了各自的风格特点,形成了流派。譬如在解放前,西藏著名的藏戏剧团就有江孜的江嘎尔、南木林的香巴等。现在藏戏业余剧团也十分常见,可见其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藏戏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即:面具戏、仪式戏曲剧、宗教色彩和广场剧。
第一点,面具戏。
演员的化妆分为两种,一种是把油彩涂在脸上画脸谱,另一种就是戴面具。面具,藏语中叫"巴"。藏戏面具造型带有浓郁的世俗色彩,在涉及历史故事和神话中的神灵、人物、动物题材时佩戴。人物面具有国王、大臣、喇嘛、老妇、老翁等等,动物、神灵等面具,则在含有宗教色彩的形象设计中同样注入人的情感,展现人的真善美,假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