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望长安后续,忆长安后续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2 04:25:26

西北望长安后续,忆长安后续(1)

有朋友提问: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诗人写郁孤台,为何辛弃疾词流传最广?

这个问题有个错误,还挺严重的。

郁孤台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始建于唐代,因树木葱郁,山势孤独而得名。李渤、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郭沫若等历代名人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而辛弃疾的这首词确实是流传最为广泛、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作品,今天我们去郁孤台,还可以看到正堂就是前*手书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确实是因为这首词闻名天下,但是这首词并非写郁孤台的作品。

就好像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不是写长江的?好像是的,不过诗仙这首诗明明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在黄鹤楼。

同样的,辛弃疾的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写的是江西造口,而非郁孤台。

西北望长安后续,忆长安后续(2)

清江水自南面赣州城而来,滔滔不绝,一路向北。而辛弃疾当时任江西提点刑狱,途经造口。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南下,攻入江西。隆裕太后由南昌仓皇南逃,金兵穷追八百里,深入到造口。隆裕太后在造口弃船登陆,逃往赣州。四十七年后,辛弃疾路过,想起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忧伤满怀。

因而有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郁孤台在赣州之北,赣江正从台下流过,直达鄱阳湖。当然这里中间多少行人泪并非就是特指隆裕太后的逃难之事,而是联想到破国几十年来,征战无数为老板姓带来的苦难和伤痛。

至于后面几句,简单明了,“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充满了对故国、故都的向往,这里“长安”是代指北宋故都汴京。“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通过对大江东流不息寓意世事滚滚向前,个人力量无法改变。“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写回实景,用“愁余”抒发了对现实的无奈。此时已经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南归已经十几年,渐渐地也看懂了朝廷偏安一隅,无意北伐的心态,却始终无法释然,又因为是“归正人”,仕途也不畅通,地位上的尴尬,主战派的失势,让辛弃疾在隐忍中蹉跎了岁月,他如何不愁?

西北望长安后续,忆长安后续(3)

总的来说,辛弃疾这首词语言不复杂,简洁易读,虽然隐藏了很深的情绪在里面,但是就算解读出来也是满满正能量的爱国情绪。

也正因为如此,这首作品广为传颂,同时非常适合作为学生的教育范文。没有词牌的哀哀怨怨的底色,文字精美简洁,意象疏朗大气,情绪爱国向上,没有比这更好的作品了。提到郁孤台的作品,也只有这一首词进入了学生教材。

而郁孤台作为这首词的开篇词,在气势上高起云霄,直接喧宾夺主地掩盖了造口这个本来的主角。

基础教育是每个人都会经过的,这种文化的广度没有任何其他媒体可以抗衡。这首作品也就因此深入人心。郁孤台也就广为人知。

我们得知郁孤台的来处,流传最广的却不是写郁孤台的作品,这也是挺有意思的。

西北望长安后续,忆长安后续(4)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m.360ks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