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岁的刘晶宇穿着蓝色的工作服,脖子上搭着一块毛巾,戴着一顶蓝色的工作帽,额头处不间断的冒出汗水,虽然戴着口罩,但是依然看得出因为高温环境而泛红的脸,手里还在不停的来回翻炒着茶锅中的变得弯曲的茶叶,看样子,这一锅手工茶叶炒制马上就要完成。
正在炒制茶叶的刘晶宇
“5斤左右的新鲜茶叶可以炒出一斤左右的手工茶,从第一步‘*青’到最后一步自然冷却,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刘晶宇是遵义凤冈县茶海之心景区仙茶坊的一名手工炒茶师,在仙茶坊从事炒茶工作已有三年之久,每天大概能炒出5斤左右的手工茶。
仙茶坊内有五口炒茶的大锅,簸箕架上放着大概10余个圆形簸箕,已炒好的茶叶就晾在簸箕里,让它自然冷却,再进行包装,作坊后面是添柴加火的“灶房”,整个仙茶坊面积不大,设施简单,但是茶海之心游客人数多的时候,仙茶坊的炒茶师们连上12个小时的班,都满足不了游客对手工茶的需求。“游客来了之后,一般会在早上的时候过来定制要几斤茶,然后到景区去游玩,等到下午的时候再过来拿走炒好的茶,人多的时候需要排队,有些游客排队等到晚上了,茶叶都还没炒制出来。”刘晶宇告诉记者,这类茶种加工厂生产出来的价格在1000元/斤左右,但是手工炒制出来的价格目前是2280元/斤,来到这里的游客多数都会选择手工茶,因为手工炒制的茶,茶香要比工厂生产出来的更浓更清香。
茶海之心茶叶种植区
手工炒茶最重要的是温度和力度。炒茶时茶锅下的火势、手掌揉制茶叶的力度都是关键因素,全靠炒茶师的经验判断。“有烧柴火也有烧钢碳,灶台设有开关,可以掌控火势,我们通过茶叶在手掌揉制“烫手”程度以及“锅温”来判定需要的炒茶火势。”刘晶宇告诉记者,他们炒茶的温度一般在250℃—300℃,具体还得根据茶叶的品种、老嫩程度来判定,温度也会在根据茶叶的变化有所调整。
晾青
炒茶过程分为*青、揉制、烘干。“*青”,在*青之前其实需要先进行“晾青”,也就是将采摘的新鲜茶叶摊放一段时间,蒸发一定的水分,然后再进行“*青”,*青也就是将茶叶放入锅里翻滚炒制,*青的目的是继续蒸发茶叶的水分,产生轻微的茶香,对于*青而言,掌控锅温是个关键,锅温较低会令茶叶变红,锅温较高,茶叶则会被烧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