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座城市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风味小吃。作为洛阳土生土长起名都叫“洛生”的我,提到美食,脑海里涌现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在那么多好吃的记忆里,最令我垂涎三尺的就数卤面了!
可能有人会笑我,在洛阳,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卤面,而我却把它当成了宝,那么,我换种方式告诉你:在我的所有饮食记忆里,唯有这道美食被我冠之谓“妈妈的味道”,你还笑话我吗?之所以对这道美食情有独钟,是因为它是我们家出现频率最高的饭食。它不光好吃做法也很独特。
卤面在洛阳有很多种做法,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以改良,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卤面有它自己该有的面貌。做卤面配料是关键。有碧绿的芹菜、豆角,晶莹的豆芽,还有花椒和小米辣。首先用食用油和酱油把面拌一下,然后把牛肉、豆芽,豆角、芹菜炒出来,将炒好的菜倒入拌好的面条里,用筷子将它们混合在一起,面条完全着色后,放入笼屉里蒸上十分钟。这样美味的卤面就做好了。
做好的卤面把面、菜和肉的颜色都汇聚在了一起,可好看了,再加上金黄色的小米辣点缀,就像绽放于春天的花朵。
卤面不仅看相好,味道也好。
吃卤面就是一种享受。夹一筷子放进嘴里,那鲜香立刻从嘴里溢出来,流进胃里,瞬间感觉到舌头上的每个味蕾都张开嘴巴尽情地吸吮着美味的面食,那香味充斥到每个细胞里,等面条里的鲜香滋润过每一寸味蕾后,又伴着面条从喉咙里滑下去。那感觉真叫一个的劲儿!
第一次吃卤面时,它的味道就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虽然它隐于民间,但是仍掩饰不住其熠熠的光辉。
“舌尖上的中国,味蕾中的精灵。”用这样的的句子来形容洛阳卤面,不带一点儿浮夸的成分。
说到卤面,几乎每个洛阳人都能如数家珍地给你讲出许多美好的记忆。与之关联最多的词汇恐怕要数“妈妈的味道”了。然而,就是这么一碗寻常百姓家随时都可以吃到的卤面,做起来却不容易。据说,在洛阳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卤面最初叫“路面”,和洛阳白马寺有着深厚的渊源。
卤面,卤面,当然是要有“卤”的,不过,卤面所谓的“卤”,在我看来,也就是平时做臊子面的“臊子”而已。所以我一直对卤面这个名字觉得名不符实。
为此特意问了“度娘”,原来卤面最早出自洛阳,与第一古刹白马寺还有一段不解之缘。听老洛阳人说,卤面的“卤”字是由“路”字谐音而来,意思为“路边叫卖的面”。
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誉为“释源祖庭”。
寺院建成后,百姓奔走相告,每日来白马寺顶礼膜拜者超过千人,白马寺周边的饮食生意也随之红火起来。
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快餐式“方便面”,就是现在的洛阳卤面。在路旁设摊叫卖,当时人们称其“路面”。
这样看来,卤面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不算无稽之谈。
其实现在也是,比如洛阳土著聚集的地方,或者其它流动人口特别大的地方,往往还有店家在街边支一个摊位,把事先做好的卤面盛在桌子大的木盘里,堆得跟小山一样,沿街叫卖。
说起方便面,那弯弯曲曲的样子,有没有觉得和卤面很像,我觉得很可能方便面的灵感还真有可能来自卤面,因为工艺也是大同小异。
但做卤面的“臊子”和吃臊子面的“臊子”还是略有区别,首先油得稍大些,不只是吃起来香,也能解决面条粘连的问题。
而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是臊子汁的多少,多了面条容易粘成一缕一缕的,吃起来像面团;少了又干巴巴的,不入味儿。
另外,臊子面如果要做得好吃,汁就得浓一些,容易包裹在面条上。而做卤面的汁必须稀一点,以便浸入面条内部。
写到这里,我终于明白卤面好吃但小时候却老吃不到的原因了,成本高是其一,工艺复杂,耗时费力是其二。
蒸好的卤面油光发亮,根根自然卷曲,显得弹性十足。咬一口,韧而不糯,甚至还有些弹牙。卤汁的香完全融进了面里,所以卤面是可以不要配菜就能吃一大碗的。
卤面的另一个优点就是耐放,因为它水分少,油性大,不易变质。头天做的,第二天上笼溜了,好吃依然。
现在,卤面成了名副其实的“寿面”,到了饭店,不管是新出生的小宝贝做“九儿”,还是为老人摆寿宴,老板都会贴心的送上一份卤面,寓意“长长久久”。
但我至今仍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没有一家饭店像对待烩面、拉面一样,把这么好吃的卤面做为主食推出呢。现在清真兔子经理弥补了这个遗憾,不但推出了家常卤面,还配上了紫菜蛋花汤,让你踮起脚尖,品味幸福。使流淌在手掌上的时光,温暖着你的心。
幸福是透明的,如同空气一般,但幸福无时无刻不留在你我身边。永远记住:即使翅膀折断了,心灵也要飞翔。就让幸福随风儿飘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