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干妈凭借一己之力,以「风味豆豉油制辣椒」风靡全球的爬升之路上,我却开了个小差 —— 印象里第一次吃豆豉,并非老干妈,而是在一个同学家,而且一次就吃到两种豆豉,是次「全豆豉宴」。
在我们村里读小学,是分春秋两季的。春天这一季,同学们普遍忙着帮家里春耕,学费都拿去购置化肥了,有时候甚至到了只有我一个人去上学的地步;但到了秋天,农活差不多忙完,化肥也已演化成投资收益并变现,家长们终于想起让孩子去学校认几个字好过当个白丁,我的同学就又变得多起来。我就是在秋天吃到豆豉的。
我当时那同桌是回民,偶尔戴着经帽来上课,读课文时看着天花板读得摇头晃脑,就像一个正儿八经的阿訇念古兰经。某日中午放学,我跟着他一同回家,原因一概忘记,那顿午饭吃了什么却历历在目。因父母不在家,同桌只是热了现成的两菜一汤端上来。
豆豉由黄豆或黑豆发酵而成,其蛋白质被分解成更容易消化的各种氨基酸,所以更易被人消化吸收。
汤我知道,是酸汤,贵州人惯爱吃,青菜发酵,和煮熟的红豆一起掺水混合做成的汤。菜是他告诉我的,分别叫大豆豉和小豆豉。大豆豉颗粒完好,像裹着一层薄薄的霉菌,表皮呈褶皱状;小豆豉是碎的,辨别不太出原本的形貌。
我一边盛了一碗包谷饭泡上酸汤,一边问他,「你这个豆豉是不是馊了?」同桌嘴里早先我一步塞满了酸汤包谷饭,筷子正在夹大豆豉,鼓鼓囊囊挤出几个字,「你阶爷爷,不要乱说,豆豉本来就是这样,最下酸汤包谷饭,还香!」
对于食物,我向来具备探索精神,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桌惧豆豉,不如进而夹一筷子尝尝,当即便夹着一颗大豆豉往嘴里送 —— 真是推开新世界大门。豆豉滋味绵长,口感略硬,像咬巧克力豆,一股酱香立刻充满口腔,散布到舌头的每一处,赶紧着又扒了几口饭,果然是香!我小时候不喜欢吃包谷饭,觉得不如米饭精细,但那天在同桌家吃到的酸汤包谷饭,因为有豆豉加持,竟成了让我至今不忘的那颗「朱砂痣」。碎的小豆豉则更像是酱,后来知道,那是用豆渣发酵来的,大豆豉则是直接用毛豆进行发酵。
当天回到家,我问我妈会不会做豆豉,我妈说会的,等弟弟们大了就给我们做。后来我妈确实做了大豆豉,但她不是直接炒豆豉给我们吃,而是在炒腊肉的时候放豆豉进去提味,每回闻到,我就知道桶里的米饭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