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太和县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太和羊肉板面制作技艺名列其中。2019年3月,由太和县烹饪协会制定发布的《太和板面制作规范》开始实施,这是阜阳市在地方美食方面制定发布的第一个团体标准。
太和板面是安徽北区地区面食的一面旗帜,关于它的名字大致有两种说法:
1.木板上摔打而成故名板面
太和板面一是面好,二是汤料好。太和板面取小麦精粉,根据一年四季的不同,按比例用食盐、水加以搅拌,和成面团,反复揉搓之后,制成直径1.5厘米,长约12.5厘米的小面棒,重量约25克,码在案子上,蒙上干净的湿毛巾。滋润好的面棒柔软软绵,触摸如丝绸。做板面时,厨师在案子上排好七根小面棒,用擀面杖压扁,两手分别捏住两头,猛地举过头顶,狠狠地摔在案子上。接二连三,噼里啪啦,边摔边拉边闪,板面由此而得名。
2.两广总督徐广缙命名
相传,两广总督徐广缙,大新镇徐寨村人,清嘉庆年间进士。为官清廉、亲民。徐广缙在外漂泊一生,晚年酷爱家乡面食,有一次经过一个村庄见农家板面,就问这种面的名字,农家回答:“甩面”。徐广缙说,此面在木案子上摔打而成,汤清、劲道,就像人做官一样,要清爽做事、板正做人,不如改名叫“板面”吧,从此板面在太和县流传至今。
经过几代厨师的改良,如今太和板面在传统的工艺上,通过精加工、细操作,揉条摔板,呈现出厚薄均匀、炸炒焖炖、佐料齐全的特点。视之,面白、菜青、油红、肉烂、辣香、味道极佳,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并走向海外。
据太和县烹饪协会及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太和县在全国各地从事板面经营的人员达4万人左右,年营业额6亿元以上。加上相关的从业人员,总数达10万人左右。
这些人在打造太和板面品牌的同时,将太和县其它农特产也带了出去,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力器。
遗憾的是,太和板面的传承大多以师带徒的模式进行,由于制作工艺不一,导致各家店的口味各异,不利于行业的发展。为此,经太和县人社局批准,成立了太和县徽创板面培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