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瑞士人在一次聚会上弄错了原料。把甜菜放进了搅拌机里,结果就出来了一团丝状物体。 后来他直接用白糖放进去,并且加温。 就发明了棉花糖。
另一种说法:棉花糖机可以说是莫里森个人兴趣的产物,他虽然身为一名牙医却痴迷甜食无法自拔,他有一位跟他一样喜欢甜食的老朋友——糖果制造商约翰·C·沃顿(John C. Wharton),两人在吃甜食的过程中冒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1897年,他们一起将一个有趣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世界上第一台自动棉花糖机就这样诞生了。
棉花糖是经世界博览会传播,当时已成为一款风靡于世界各地的甜食。
备:现代棉花糖是在1900年代左右研发出来的,当时是一种十分昂贵的食品,底层的劳动人民无法享用到。
机械化制作棉花糖工艺是由美国牙医威廉·莫里斯和糖果商约翰·沃顿根据旋转糖的原理于1897年所发明的,并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与公众首发亮相,取名为“仙女丝”(Fairy floss)。
1900年在世博会期间展示了棉花糖的生产过程,当时这款新奇甜食的售价达每捧251美分,但在博览会上依然大受欢迎,共计售出了68655根,其中一半的成本用于了支付世博会的场租。
另外,“棉花糖(Cotton Candy)”这个形象的名字就是他在1920年起的,很快就被大众广泛接受,随后“仙女丝”这个名字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对了,另一位名叫约瑟夫·拉斯科(Josef Lascaux)的美国牙医也在棉花糖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
约瑟夫开始制作棉花糖的时间比莫里森和沃顿晚了十几年,虽然没有申请专利,但他也独立发明了自己的棉花糖机。
有趣的是,他制作的棉花糖不面向大众出售,而是专门卖给自己牙医诊所里的病人。
威廉·詹姆斯·莫里森(William James Morrison)出生于1860年,1890年从田纳西大学牙科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牙医。莫里森经常鼓捣一些大大小小的发明,还为其中比较重要的几项申请了专利,其中正包括了本文将介绍的棉花糖机。
棉花糖的制作蔗糖是一种粒状的立方体晶体。蔗糖晶体中的分子排列是非常整齐的,每个分子都有固定的位置,就像停车场里停放整齐的汽车一样。但是,一旦蔗糖进入了棉花糖制作机,分子结构就会发生改变,蔗糖会变成长长的丝状物质,绕在一起就像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