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米花是湖南武冈经典的汉族小吃之一,属于湘菜系。武冈人有逢年过节制作米花的风俗,米花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因它形如"满月"有花,即"圆满发达"之意。又俗称"发(花)物"。它寓意寄托人们的良好祝愿。因而年年除夕,家家户户都炸制米花,喜迎新春。
是用糯米饭制成的,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淘洗数次,放置清水中浸泡发胀后,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拌上食品红,一并置于甑内(中间用隔板间开)蒸熟。然后取出摊在一个碗口大小的篾箍内,使之粘合平整均匀。每个米花约1cm厚,由红、白两层组成,上层为红米饭。将做好的米花摆在篾垫或木板上,放在阳光下晒干。白色底层若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像艳丽的花朵,故称之为“米花”。
在刚刚过完的春节,吃米花、送米花是武冈盛行的民间习俗之一。武冈米花历史悠久,闻名遐迩,是湘西南古城武冈的传统美食之一。因其形如满月,又与“发”谐音,寓意万事圆满,兴旺发达,故成为武冈民间喜庆之日用来招待客人的佳品和赠送宾客的礼物。
相传当年清帝乾隆微服下江南,游览楚南胜地武冈云山,在胜力寺品尝到米花后,龙颜大悦,当即御书“武冈米花分外香”七个大字。上世纪80年代,国家*王震等视察城步南山牧场,途经武冈市,也慕名品尝武冈米花,并特意带了一些米花回京让亲友品尝。
据《武冈州志》记载,早在西汉年间,武冈为都梁侯国,逢年过节,民间就有油炸米花的风俗。汉唐时,朝廷的官员也抵挡不住这份不断飘进大墙内的诱惑,于是将武冈米花列为朝廷贡品,从此武冈米花就戴着这顶“皇家贡品”头衔从民间走进宫殿,又从宫殿走入了寻常百姓家。
在武冈盛产的米花当中,尤以扶冲米花最为出名,有“法新豆腐鱼塘米,扶冲米花贡朝廷”的美誉。扶冲毗邻武冈市城东,原为建国初期一小乡名,现属头堂乡管辖,这里家家户户都有米花制作的“能工巧匠”。扶冲米花因深受市民喜爱,近年渐渐形成产业,位于武冈市老建材城71号的武冈扶冲优质米花专卖店,便是武冈米花走出农家,迈上产业化道路的可喜尝试。
扶冲米花制作工艺精细,选用上等糯米作原料,在蒸熟之前用清水冲洗三遍,使其成为银白色。然后将其中的一半拌上食品红,分开置于蒸笼蒸熟。再用统一的铁箍做胚模,每个米花约1厘米厚,由红白两层组成。白色底层似碎玉铺就,红色面层如玛瑙嵌成,远远看去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
米花的制作虽简单,但须选择好天气。制作米花的最佳时间为每年农历六七月间,因为这时日照时间长,太阳强度大,米花晒得透蕊,油炸起来,暴发力强。炸米花最好采用透明无杂质的香油,油的数量要足,油面要大于米花面的两倍,这样米花才会展得开。在油炸过程中,米花如浮出三分之一,表示油温适宜;浮出三分之二,米花开始软化,此时可将米花整形;待米花全部浮出油面,表示米花已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