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大理建国与前期政治
从907年到937年之间,原来南诏地区内象走马灯一样的换了三个政权:大长和、大天兴、大义宁。937年段思平起兵推翻了大义宁而建立了大理国。
段思平是今天云南大理喜洲人,白族,世代为南诏贵族。史*载,从他的六世祖开始在南诏为官。而且后来他们家族占据了一个非常具有战略价值的地方的节度使,实力十分雄厚。而且段思平还得到了高、董等大姓贵族的支持。
937年,段思平以“减尔税粮之半,宽尔徭役三载”的条件取得了滇东三十七部的支持,开始正式起兵推翻了杨氏政权,建立了大理国。之后,段思平又当了八年的皇帝而后去世。
在他在位的八年年中,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并尽逐杨氏邪臣,罪大者明正罚爽,表彰贞良,还大行分封。其族人则封到关津要隘和富裕的地区。“世官世禄”,“管土管民”,为大理政权征收赋税和担任军事防卫等任务,统治四方。
大理国建立后,百姓富裕、生活安定,史书称大理国“地广人庶”。段思平死于944年,传位于段思英。大理国的疆域,据《元史·地理四》记载,大理国统治的区域包括了今云南省、四川西南、缅甸东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的西北部,基本上继承了南诏的疆界。
不过在段氏立国之后不久,段氏逐渐丧失了自己对政权的控制,出现了高氏专权的情况。当然高氏权力的上升也有一个过程。高方因帮助段思平得国被封为岳侯,统治成纪(今云南永胜)、巨桥(云南昆明)诸地,从高方到高智升,虽然其世系不是很清楚,不过他们的势力却逐渐强大,可能与他们不断地建功立业有关。到高升泰时,已居左右政局的地位。
在段氏建国以后,大义宁的杨氏并没有就此善罢甘休。1080年,杨氏再度政变,*段廉义自立。高氏纠合37部进行讨伐。还政于段氏,拥立段寿辉,然后又把他废掉。又推段正明为皇帝。后来就发生了高氏取代段氏的事情。高升泰死后还位段正淳,又才延续下去。
今在云南楚雄城西约20多公里的紫溪山猢狲菁山崖上存有大理国遗物——《护法明公公德运碑》。碑为赞颂大理国相高亮丞而作,大约建于1158年。根据碑文记载,高亮丞的曾祖父高升泰初为善阐侯,1094年,段正明为君不振,人心归高氏。遂请高升泰为君,段正明让位,高升泰于同年取而代之。号“大中国”,改元上治,在位2年。他在临终前要求他的儿子还把君位还给段氏。结果他的儿子高泰明立段正淳为大理国皇帝。
所以人们一般管这以后的大理国叫做后理国,段氏又传了八个皇帝。这个段正淳就是小说中段誉的父亲。高亮丞的祖父高泰明遂还政于段氏。不过实际的权力却是由高氏所掌握。高氏家族世袭丞相,国人号称他们为高国主,段氏只是一个个的傀儡而已。高泰明称为高国主,高亮丞为丞相号中国公,此摩崖石刻反复出现“中国”、“中国公”皆来源于高升泰曾建立的大中国。身为大理国丞相四、五代之后仍然呼大中国,其气焰可想而知。
高氏势力增长的同时,段氏的力量却在衰落。除杨允贤叛逆,杨义贞搞政变以及段氏腐化无能的原因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段氏内部的矛盾。按段氏世系,自段思平建国,传子思英,思英传位于段思良,其后段思聪、段素顺、段素英、段素廉、段素贞、段素隆、段素兴共七代都是段思良一系的。从段思廉起,又转到段思平一系,直至段兴智亡国。段思平、段思良二系更迭中。其矛盾斗争必然削弱自身的力量,又增强了高氏的力量,导致高氏的专权。尽管后来又还位于段正淳,而高氏实际掌握政权而段氏仅拥有虚名而已。
高氏专权的第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世袭相国,自1096年还位段氏,以高泰明为相国,史称后理国。此后高泰运相继,后是高明顺,高顺贞、高亮丞、高贞寿、高寿昌、高贞明、高观音妙、高观音政、高阿育、高逾城隆,最后为高泰祥。
高氏专权的第二个突出表现就是将其子孙分封各地。高智升的两个儿子高升泰已知除世袭相位其后分治统矢(云南姚安)、威楚(楚雄)以及鹤庆、永胜、腾冲、永昌(今云南保山)等滇西诸地;另一支高升祥及其子孙则分治善阐、晋宁、禄丰、易门、罗次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