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山文史资料 第5辑 商业专辑
炖鳝鱼
作者:李飞熊
在京山城关很受食客欢迎的“鳝鱼”,来历已久,清朝光绪年间,有个烹调大师郑岳轩,在他制作的鱼翅席、鱼肚席、海参席、大小酒的“八大四小、十二围碟”的菜肴中,唯“炖鳝鱼”备受赞誉。自清末以来,炖鳝鱼已成为各种筵席上不可缺少的名菜。直至今天,还有少数老师傅,能做出这一佳肴。
郑岳轩聪明,善交际。自幼从师访友,学得一手烹调技艺,后来自立门户,独树一帜,传授了许多徒弟,并创造出各种“名席佳肴”,对京山后来的各种筵席、菜肴有很大影响,例如他拼排的鱼翅席、海参席,一直盛行于解放初,炖鳝鱼就是他精心研制的名菜。
据他的徒辈邬光祖说:“炖鳝鱼的主要原料,一定要选择京山溾水河中的鳝鱼。”因溾水属于山泉,过去水质清冽,河岸多石隙,所产鲱鱼比堰塘的肉质鲜嫩,没有土腥。
炖鳝鱼名为“清炖”,实属“文蒸”,其制作方法,据其徒孙常宜说:先将活鳝鱼洗净(约一斤半,大小适中),剖肚、剔骨,清除内脏,但要保留血腥,切忌再洗。然后拌以少量盐,三钱酒,适量小粉、生姜(切细)、酱油,用手揉捏均匀,五分钟后,将鳝鱼条平放在蒸笼内,蒸十分钟后揭开,如发现鳞鱼条卷曲,即洒上少许凉水,再蒸五分钟,待卷曲的鳝鱼伸直后,即成熟。用筷子代刀成两寸长的鱼块,然后顺次将面皮向底,装入用麻油擦润过的“扣碗”内。装满后,淋少量醋,再次将“扣碗”放入蒸笼内,用文火保温待用,到出菜时,将“扣碗”端出,反扣在菜盘上,揭开“扣碗”,将切好的蒜片放在鳝鱼堆的园顶上(四至五片),然后将炼沸的猪油(温度要高,约半斤),用铁瓢浇淋在坟起的鳝鱼堆上,发出炸鱼的响声,将油浇完为止,使鳝鱼表皮烫出痱粒斑点,再散点胡椒、葱花,所谓的“炖鳝鱼”,即制完成,这样制作的鳝鱼,色泽艳丽,郁香扑鼻,味鲜而不腥,肉嫩而不膩,食用时,起筷不掉块,而又“落口消化”。真可算“色、味、香”具佳的上品,因而历来受到食客的好评。
现在餐馆出售的“蒸鳝鱼”也很受欢迎,但在方法上比较简陋,例如:现在用荤汤代替了炼沸的猪油,再很少用蒜片,这样就减少了香味,增加了腥味,缺少了油脂(因鳝鱼无油脂),在制作上也还有些差异。
因此,希望有关单位和领导,能邀请宗山城关已退休的老师傅传授“炖鳝鱼”的传统作法,使京山一百多年历史的名菜,能重新放出异彩。
1986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