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参考三大要素选择合适的钓位
由于水库面积较大,而鱼类在不同的季节会在不同区域中活动觅食,所以选择合适的钓位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钓位第一要素:选准水深找到合适的水深是选择钓位的第一要素,因为鲤鱼属于底栖鱼种,很少上浮,所以水的深度不同水底的水温也是完全不同的。春秋两季气温适中,3米以内的浅水区比较温暖,更适宜鱼类活动觅食。夏季白天阳光强烈,浅水区的水温过高,而冬季浅水区的水温又过低,所以应该选择3米至5米的深水区垂钓。但是夏季如果遇到连续降雨的天气,或者是夏季的夜间依然应该选择水深3米以内的浅水区。
选择钓位第二要素:寻找结构区生活在自然水域中的鱼类都会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所以会选择结构更为复杂的区域活动,因为这些结构复杂的区域能够为鱼类提供庇护功能。
常见的结构区域包括水中的电线杆、桥墩、水草密集区等等,将钓位选择在这些区域虽然会增加钓线缠绕障碍物的风险,但是钓获大鲤鱼的概率也会更高。
选择钓位第三要素:避开嘈杂区很多钓鱼人都会认为经常有人垂钓的老钓位会更容易钓到鱼,其实这一点在垂钓大鱼时并不灵验,因为老钓位长期有人垂钓、打窝,并且发出嘈杂的声音,这些区域早已被大鱼认定为危险区域。所以不妨避开这些嘈杂区域,与钓鱼人密集的区域保持较远的距离,另外选择一个少有人去的钓位,这样的钓位钓获大鲤鱼的可能性会更高。
第四步:选择合适的窝料制定做窝策略
窝料的选择以及做窝的策略对垂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特别是在窝料的选择方面,有很多钓鱼人在窝料选择和使用上都存在巨大误区。
选择清淡的纯粮食窝料垂钓警惕心较高的大鲤鱼在选择窝料时千万不可急功近利,使用那些加入了各种香精,味型浓重的窝料必定会适得其反,因为浓重的香味会进一步激发大鲤鱼的警惕心。正确的做法是使用味型清淡的纯粮食窝料,例如泡过水的老玉米以及谷物。这样的窝料更天然,大鲤鱼吃起来更加放心。
多次少量与由多到少的做窝策略垂钓周期不同,做窝的策略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垂钓周期仅仅只有一两天的时间,就更适合采用多次少量的做窝策略,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太多的窝料。少量多次做窝就是保证窝点里始终有适量的窝料,赶在窝料被消耗完之前进行补窝操作。少量多次做窝的优势是效率较高,大鲤鱼一旦进窝之后很容易发现钩饵。
如果垂钓周期在三天以上,可以采用由多到少的做窝策略,也就是在前两三天里加大投窝量,以养窝诱鱼为主,从第三天或第四天开始减少投窝量以钓鱼为主。这样的做窝策略就好比是“放长线钓大鱼”,利用前两天的时间给大鲤鱼营造出一种安全的进食氛围,然后集中收获。
第五步:饵料与窝料保持一致
饵料的使用原则与窝料一样,也必须使用味型清淡的饵料,并且最好让饵料和窝料保持完全一致,例如用玉米打窝就用玉米挂钩垂钓。通过保持饵料与窝料的一致性也同样是为了消除大鲤鱼的警惕心,因为大鲤鱼在觅食窝料的时候会认为是安全的,这样一来在不经意之间就会吞食钩饵。如果饵料与窝料不一致,大鲤鱼就有可能只吃窝料不吃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