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统是世界上第1个能够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2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
用简单点的话说,就是能够在高转速的时候,马力更强;低转速的时候,又能够更省油、更环保。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让马儿跑得快,又让马儿不吃草。”
零部件供应丰田更有优势
讲完了大部件,我们接下来就要来讲讲小部件,零部件供应厂商的差距。
- 丰田的零部件采自子公司
丰田旗下的零部件厂商有电装、爱信、丰田纺织、丰田合成、捷太格特,在2016年的时候,这些都是全球排名前30的零部件厂商。
其中,电装与爱信分别在全球汽车零部件企业当中,是排到了第2和第7。
丰田更像是一个老牌日企,把整条产业链捏在了自己的手里,发动机、空调、行车电脑、天窗总成等等配件,都会采自自家的子公司的产品。
这些子公司都得叫丰田“干爹”,都得听“干爹”的,不然就不给它们零花钱用。
- 本田依赖第三方供货
与之相比,本田更多采用的是第三方供货的方式,旗下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厂商就是“京滨”,全球排名也就第91。
一些零件本田能够自己造出来还好,要是造不出来的话,本田就变成供应链的“干儿子”了。“干爹今天不给我货,干儿子我自己也只能在那边干着急。”
所以就零部件和供应链来说,丰田要强了不少。
品控上,丰田也领先
- 首先,四大工艺流程其实差不多
最后我们讲一讲品控的事情,首先就是四大工艺流程其实是差不多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工艺,2个品牌都是差不多的。
- 在品控理念上,丰田比较领先
以广汽旗下的本田、丰田生产线为例子,都是同样实现了冲压自动化,100%的机器人焊接,不过丰田一直贯彻用最少的工作,创造价值的丰田生产方式。
到了1990年的时候,这种生产方式被称为“精益生产”。按照官方的说法,任何工作人员发现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都有权叫停全线生产。
而本田抱着学习的态度,参考了丰田的精益生产理念,打造了一套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能迅速根据产品要求,而调整设备的“柔性制造概念”。
就品控理念来说,丰田算是本田师傅,就好比车间里面,老师傅做事认真、注意细节,跟在后面的徒弟,也开始学习师傅的这种态度。
但是想要超过师傅,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毕竟谁也不是一步登天的,对吧?
《美国消费者报告》里,就做过汽车可靠性的排名。2017年、2018年,这2年排名第1的,都是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而排名第2的是丰田本身,直接屠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