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麋鹿喜欢在森林里繁衍生息,而虫子与蛇则多生活在草木丰盛的地方。白居易的这首《首夏》,通俗明了地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的画卷,仿佛是那么自然,一切都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在华夏大地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神秘而奇特的物种,它们长长的犄角,硕大的身体,这便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麋鹿。
麋鹿,属于鹿科的一种。与其他种类不同的是,它头部像马,犄角像鹿,颈像骆驼而尾部却像驴。是一种集多种动物特征为一身的动物,因而又有一个别名:"四不像"。
比起其他鹿类,麋鹿体型略大。它们身长在170-220厘米之间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
它们主要生活在中国的长江中下游温暖湿润地区,以沼泽、平原为主。是一种大型的食草性动物,以水生植物和草料为食。通常情况下成群结队,属于群居生物。
"麋鹿的来世今生"上述我们提到麋鹿因为外形十分奇特被人称为四不像,这种"四不像"到底有什么玄机呢?追源溯本,它又有什么历史呢?
"四不像"最早因为《封神榜》中的姜子牙坐骑而闻名,但是它们并不是一种虚拟的神兽原型。
根据考古学家考究,它们在我国已经存在近万年之久了。早在距离今天9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流域地区就发现了关于它们的踪迹。著名的安阳殷墟地址中,就出土了大量的麋鹿化石和刻有麋鹿图案的器具。
麋鹿的存在为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提供了文化与狩猎的来源。其实麋鹿的豢养和狩猎最早可以从春秋战国时期说起。春秋战国时期,诸如韩国和楚国等许多国家皆因位处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先天优势,修建专门的"麋鹿饲养基地"。每到闲暇时,贵族们常常以狩猎为由捕捉麋鹿取乐。在《左传》中就有"郑之有原囿,犹秦之有具囿,吾子取其麇鹿,以闲敝邑若何?"的描述。在《汉书·蒯通传》中也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记载。
根据记载,在发掘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君王墓中,楚王墓的镇墓之兽便是"麋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