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提到关于人生状态的思考,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我们都要时常停下来,不断清晰自己对未来的方向。错过的朋友可以戳这里:
作为一个现代人,十个里面九个半都会说自己焦虑,剩下那半个还是在上学的小朋友。
这就导致了我们每天都非常浮躁,看到别人在做一件事情,自己也特别着急,就也想跟着去做,但因为对自己的方向不够清晰,可能努力了很久,进步并不明显。
在那天的文章中,很多读者提出疑惑,我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是什么,找方向也好难啊。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先来说说有哪些技巧能帮助我们寻找方向。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都是在不断的探索和修正当中,不会是发狠两天苦思冥想过后,就前途一片光明,一蹴而就达到终点了。
桥水公司的创始人瑞·达利欧曾经在《原则》这本书中提到,人的进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达到目标的过程,并不是像我们想象中的一个线性向上的直线,而是会有一定的波动,呈现螺旋上升的状态。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不断修正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主要依靠的是信息和资源,但是,我们手头现有的信息和资源只有这么多,再去怎么焦虑担忧,都不会有用。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让自己目前手中已有信息和资源最大化的方法,来保障作出现阶段的最优决策。
1.总结自己过去的经历。
一个人的竞争力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知识和技能,二是可迁移的能力,三是与生俱来的天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模型,“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我们的竞争力要素同样符合冰山模型的特点,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后天习得的,能够被我们看到,了解到。
一般我们都能很轻易的说出来,学过的什么专业,会用什么软件。但我们的能力和天赋,却没有那么容易被发现,而这两方面恰恰是决定我们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自己不断挖掘。
过去的经历就像是我们自己的数据库,通过挖掘数据库中的数据,就能对自己进行画像和分析。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养成总结过去经历,时常复盘反思的习惯。
你做过什么事情是比别人做得更好的?有没有什么事情是别人总是会来请教你的?这些信息都是我们先天的天赋,或者是过去积累的能力。
在上学或工作中,有没有什么被老板或者老师骂过?在家里的时候,妈妈总是会吐槽你什么?你自己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做的不够好?这些是你未来需要规避的雷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