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助力城市复苏,为深企加油打气。今日起,南方都市报推出《复苏者·城市公益行动计划》特别报道,动员与连接社会各界资源,为深圳城市复苏提供切实的政策信息支持、行动样本智力分享、深度调研的公共建议等实际行动上的支持。
特别报道将以公益公开课、深度新闻、智库报告等形式呈现,对话政策制定者、约访企业掌门人、走访企业工厂,搭建平台,集众智、聚群力,建言献策,助力深圳各行业尽快走出疫情影响。
三月,南国的木棉花正开得灿烂,广东有句俗话,木棉花开,春已归来。
进入三月,木棉花如期而至,被疫情按下“暂停键”的城市正加速复苏重启。深圳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同时,餐饮、商场、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正在积极自救,制造业科技企业也试图化危为机,谋求转型升级。
在这个特殊时期,深圳市政府加速城市复苏重启,先后出台了“惠企16条”、“科技支撑16条”等政策措施,在减租免租、减税降费、科技抗疫等方面给到企业实打实的助力。经初步测算,“惠企16条”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
A
被逼着“数字化重构”实体零售店咬牙挺过关
二月初,还在江西老家的张远,临时开启了晚间直播,吸引了近两千人前来观看,绝大部分是天虹百货的粉丝。在天虹员工的身份背后,张远以“南竺学长”的昵称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他是小红书的博主,也是有着4年直播经验的主播。
“疫情期间,每天四五场直播,都放在晚间八点到十点的黄金时间,平均算下来一场也有3000人次的观赏,转化率在18%。”天虹百货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意味着一场直播下来就有约540张单成交。而在最近的一场内衣品牌直播里,两场合共4小时的直播,就创造了15万的销售额。
直播带货,拥抱云端,开启云逛街,成为线下零售、商超的在疫情期间的必然选择。
相形之下,高度依赖现金流的餐饮行业在疫情中承压更大。短期内要公众恢复堂食信心,这是一个缓慢进程。当下,餐饮商家纷纷发力外卖订单的情况下,如何寻求更多增量?深圳餐饮是连环升级自救策略,农耕记玩起“净菜配送 视频教学”,甘棠明善旗下的探鱼则在外卖预订上突出其自热器皿的讨巧设计。
缘何想到这样的玩法?农耕记品牌创始人兼董事长冯国华表示,抖音、直播火了不少家里制作美食的博主,市场对于在家做出下馆子的美味有需求。点外卖还是有消费者担心不安全,若因此二次加热口感会变差。
“顺的时候长个,不顺的时候长根”,甘棠明善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力加这样说,体现出餐饮企业在自救复苏下的韧劲。
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零售业直播带货,还是餐饮业“净菜配送 视频教学”的电商到家模式,其背后是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消费场景加速数字化重构。
B
危中有机制造业科技企业加速转型升级
3月14日上午,走进位于深圳南山区的达实大厦,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达实智能”)副总裁黄德强刚参加完一场直播——深圳“小汤山”医院建设的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
深圳“小汤山”医院的手术室由达实智能负责设计建设,基于达实智能的智能空间管控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病人和医护人员相互隔离。达实智能是一家用15年时间登陆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从工业自动化起步,后来做建筑智能化,公司发展始终和智能化相关。在疫情期间,这家公司负责武汉雷神山、贵州将军山等多家新冠肺炎患者收治医院的应急手术室、负压隔离病房的设计建设。
黄德强表示,疫情推动了公司互联网化的管理,比如线上办公、直播等尝试。从短期来看,医院项目可能会受半个月左右的影响,复工会慢一点。但长期来看,公司布局的医疗板块会长期向好,加速了技术的迭代。
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在制造业科技企业中尤为明显。郑国荣在深圳创业11年,如今他是深圳市艾特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艾特讯”)的董事长兼总裁,这是一家深耕在无人工厂和智能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
“中国传统制造业经过这次疫情,会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我们就是从事智能化设备开发和制造的公司,这对我们是一个大机会、大机遇。”郑国荣告诉南都记者,危机也是重新收拢人心、形成凝聚力的一个最好时机。危机可以让企业重新回到一个“守道创新”的路上,很多时候企业会偏离行业轨道,或者说产品有些偏,借着危机可以让公司在一些没必要的产品方向上舍弃,能够回到正轨上来。
“越是危机,越是要调整聚焦主业,砍掉旁枝末节的业务,不要乱做。”此外,郑国荣还表示,危中寻机,顺势而为:进行组织架构的优化和提升,提高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加快研发、市场、项目、工厂生产等环节的信息化建设;调整业务模块和产品创新,在产品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成本化上做得更极致一点;调整和供应链的合作模式,将零部件、模块、整机组装外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C
痛点与挑战 供应链危机与人员流动困境
2月中下旬,醉翁亭创始人宋红阳为了给员工筹钱发工资,不得不卖房、卖公司,他形容自己已经是跌停板了,没有讨价还价的筹码,只有认怂。
这家有着22年历史的餐饮老店,扛过了非典,却倒在了这场新冠肺炎的疫情上。对于宋红阳而言,开店无堂食、开中央厨房也无足量订单,关店意味着只有房租的亏损。日亏过万,甚至是月亏千万,成为餐饮行业最真实的写照。
人力和租金成本的固定支出,是餐饮行业现金流压力的两座大山。平常时候采购是成本大头,但这与营收成正比,进货依据销售来厘定。如今,营收为零,人力成本就成了大头。“餐饮对疫情到来的反应最敏感,而恢复却是最缓慢的,因为消费者的心理恢复还要很长时间。”王力加说道。
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痛点、难点不仅仅是现金流困境。郑国荣的公司通过向供应链伙伴外包零部件、模块、整机组装等环节,亦是变相打响了“保供战”,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在产业链上,我们上游的产业链开工不足,甚至不如我们,因为我们上游的供应商规模比我们还要小。我们的产业链是一个倒金字塔结构,我们的客户是小米、华为、OPPO、三星等,但是我们上游是由千千万万小微企业,如钣金厂、标准件工厂等构成的,它们普遍偏小,因此得不到重视,开工率都非常差。”郑国荣说道。
今年开年,艾特讯便调整了年度目标,“我们今年本来规划5.2个亿的营收,开年之初就打了八折,大概4.2个亿左右”,郑国荣说,由于欧洲也受到疫情影响,公司也面临对方砍单,而公司每年的出口也占了营业额25%到30%。
2月13日,艾特讯深圳公司正式复工,复工率不到20%。同时公司有50名湖北籍员工,约占总人数的15%。郑国荣表示:“湖北籍员工出不来,有个别员工还是蛮重要的岗位。现在我们的人到国外出差,出不去。还有北京的研发想来深圳交流,又担心回去后隔离,人员的流动还是一个比较大的痛点。”
D
规上工业企业开工率97.5%
疫情发生以来,记者注意到,深圳积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支撑企业抗击疫情。
2月8日,深圳印发《关于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简称“惠企16条”),从减免物业租金、减轻工商企业用电成本、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等方面用十六条举措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经初步测算,“惠企16条”通过减免、补贴、缓缴等各种方式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其中财政支持超100亿元。
2月28日晚,深圳再发布《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五大方面31条具体举措,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全年经济发展。在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达产方面,《措施》要求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工作制度,选派年轻干部“一对一”驻点重点企业(园区),协调解决防护物资、用工、产业链等问题。
3月2日,深圳市科创委印发了《关于强化科技支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分为五大部分16条具体内容,被称为“科技支撑16条”。16条举措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全方位科研保障、助力抗疫复产、加大惠企力度、便利化举措等方面,全力支持抗疫情促发展。
而政策红利亦持续释放,据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统计,截至3月11日,深圳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工10038家,开工率97.5%,人员复工率68.7%;外贸百强企业、批发零售百强企业、重点物流企业复工情况良好。
深圳一系列 支持企业措施
●2月8日
“惠企16条”:从减免物业租金、减轻工商企业用电成本、帮助企业稳定现金流等方面用十六条举措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共渡难关。
●2月28日
《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五大方面31条具体举措,要求建立重点企业派驻联络员工作制度,选派年轻干部“一对一”驻点重点企业(园区),协调解决防护物资、用工、产业链等问题。
●3月2日
“科技支撑16条”:五大部分16条具体内容,被称为。16条举措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全方位科研保障、助力抗疫复产、加大惠企力度、便利化举措等方面,全力支持抗疫情促发展。
观察
疫情危机加速行业洗牌,考验企业数字化能力
郑国荣指出,危机会加速行业洗牌,对于那些前瞻性比较强、规划比较好的企业,它们大概率会活得很好,但对于那些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好的企业,可能它们的苦日子才刚刚开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郑国荣的公司早在公司成立之初,就规划了10年战略。他向南都记者坦言:“做什么产品、面向什么行业,每年的规划如何。实际上我们都很清楚,资金储备、债券、股权等方面都做了比较好的规划,所以资金和团队都很稳定。”
同时,在他看来,深圳的企业高度市场化,大浪淘沙,遇到的生与死比疫情严重得多。“这个困难是大家共同的困难,我们还是每天在观察,困难对于每家企业,是不是都是一次机会呢?怎么做才能化危为机呢?”
而对于零售行业而言,要充分拥抱线上,还存在数字化赋能的门槛。如何拥抱线上,这本身是个慢功夫,构建数字化有无速成法子,或许需要社会、行业、政府各大力量的倾注。线上平台主动开放线下通道,线下先行者主动分享经验,官方及各界强势辅助,这样的例子在深圳零售界已有例子。
实际上,在疫情面前挺住的品牌,早在几年前就已经作出数字化的尝试。天虹在2018年就开启直播的尝试,苏宁、京东、有赞也早已搭建数字化经历,妍丽则开启视频电商的深度合作,百果园则在内部有专门的线上团队操刀。
对于普通企业而言,如何觅得良机,自建线上平台的法子显然并不适用。主动搭上线上第三方平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数字化平台如何去选择?我们企业自身的线下积淀怎么能够跟线上产生联动?”有零售品牌表示,员工在第三方平台的业绩如何计入后台系统是一个问题,同一时间即便进入了平台自身拥有的巨额流量池,如何在众多商家林立的场面里找到突破口,找到自己的精准流量,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统筹:南都记者 程洋
采写:南都记者 陈盈珊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