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振华,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获得诺贝尔可持续发展特别贡献奖。这句话简单说,中国人又夺得了一个诺贝尔奖。高兴吧!
解振华
至此,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前三名凑齐了,莫言、屠呦呦、解振华,他们将彪炳史册。
正当人们欢呼的时候,柴叔突然想起邻居日本,自1901年颁发诺贝尔奖到2022年,日本共有28人获得诺贝尔奖。3:28,人家零头的一半都不到,确实太少,太少了。
21世纪以来,日本有19人在物理、化学等领域获诺奖,平均一年一个,居亚洲首位。日本的成果令我们吃惊,它凭什么每年都能获得诺贝尔奖?
危机意识强
我们都听说过日本人进屋换鞋子,一定要把鞋子摆放整齐,脚尖朝外。绝大多数人认为这是因为日本人一向严谨细心,其实这个习惯的形成与日本人的危机意识相关。
日本地理位置特殊,处于多板块地带,板块活动经常引发地震和火山爆发。
日本人这样摆放鞋子是防患于未然,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就可以很快穿鞋离开,增加生存的希望。
地震中的日本
国土面积小的日本不仅自然灾害多,而且资源极其有限,绝大部分能源依靠进口。
当一个国家最基本的生存资源受制于人时,就会产生危机意识。有危机意识,就有行动上的改变。
日本做了些什么?1860年日本推行明治维新,全面学习西方,在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各方面借鉴西方文明成果,为日本近代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世纪30年代,资源不足的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妄图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世界资源。
然而,多行不义必自毙,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战后日本重振旗鼓,政府开始制定战后经济复苏计划。
50年代,日本推行高投资、高积累、高强化的资本积累政策,对教育、科研等领域进行大规模的投入。
60年代日本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每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10%。经济的高速发展,助力科学研究深入推进。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在未来50年内要获得30个诺贝尔奖。这个计划公布后,引起轩然大波,不仅令所有国家大吃一惊,而且受到几乎所有日本国民的质疑。
当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说:“政府这个计划真傻帽,此前100年只有9位日本人获诺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