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我们常年在深圳生活的人来说,去一趟中英街也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常规来说比过去香港是轻松太多了,不过去中英街只是适合去买一些日用品啊吃的或者其他必须的产品,如果是去买奢侈品就算了,没什么好买的
早上九点多出发去中英街了,在东门老家直接乘坐公交103路(3元钱),在三家店下车,下车后往前走约半站地就可以看到办证大厅的牌子,不要在“沙头角海关”那站下,那里是进入香港的海关,也不办理沙头角的通行证,到办证大厅进门按照提示排队、交身份证、挪到另一队,再交钱,拿证、前后几分钟就好了,当然旁边也有一队专门对团体办理的,只不过是游客在外面等,旅行社的人拿着大把的身份证在办理,价格跟我们办理是一样的,游客多交的费用就是旅行社的佣金之一啦。
从办证大厅出来往前走就看到“沙头角”几个大字赫然在目,从那里安检、验证非常顺利的进入了中英街,中英街是香港命名的街名、原指英界一侧,但是当地老居民都习惯把华界称之为“中兴街”。意为:盼望中国兴旺之意;解放以后更是直接称呼“中兴街”了,改革开放后两边都称中英街了。踏进中英街,界碑赫然矗立在街口,旁边的100多年大榕树枝繁叶茂,由于根在深圳一方、枝叶覆盖在香港一方,因而构成一幅奇妙的景观,被誉为“根在祖国、叶覆香港”;而康熙年间客家人所建的古井,则是当地人原来的饮用水源,现在还流传着“同走一条街、同饮一井水”,更是彰显着街道的古老。漫步在不宽的街道上,两旁的店铺在正常营业,琳琅满目的商品以名表、金饰、包包、电子产品为主,食品、化妆品也不少,服饰是最少的了,人们熙熙攘攘的穿梭往来购物,就好像是不要钱的一样,不过这里的价格确实便宜,我们进去也就买了不少的洗发水沐浴露牙膏等等的日用品,还有很多的吃的,益力多牛奶啊零食都是比较便宜的,我一般来到中英街这边只会买这些日用品和吃的,至于化妆品之类的几乎都不怎么买,小件的面膜或者是比较急用的眉笔睫毛膏之类的也是会买一些的,至于擦脸的比较关键的我就不会在中英街里面买了,毕竟也是看不透啊。
最后要说的是购物的游客从中英街出来是要验证发票、收回通行证的,这里真的有人窥探类似于一些不买物品的游客,只要给金钱让帮着带货出关,千万不要赚这个钱,钱也不多,又容易出问题,出关处也有武警在抽检的;这里进出关验证手续等均是武警,不是海关人员哦,这是什么原因,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