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行走江湖,无论男女老少,不管会不会武功,身上可以没有剑,但是一定能随时掏出一个火折子。
遇到一场雨,年轻男女独处荒郊野外时,更需要一个火折子,点一堆篝火,烤烤衣服,度过一个非礼勿动的浪漫夜晚,让无数观众都羡慕,自己身上怎么没有一个火折子呢。
火折子真有那么神奇么,比打火机还好用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一个好的火折子,制作起来很麻烦,首先把红薯叶放在水中浸泡松软,然后取出来捶扁,加上棉花、芦苇缨子等,再浸泡捶扁了晒干,加入松香、硝等易燃之物,拧成长筒或绳状,装在较长竹筒里,点燃之后吹灭明火,封闭盖子。
这样,竹筒里有少量氧气,火星子仍然会在里面慢慢燃烧。等到用的时候,把竹筒拧开,吹一吹气,或者在风中晃一晃,火星子与氧气充分接触,就能起明火了。
比较低劣的火折子,就是用一些粗糙的草纸制成,有时可能吹不燃。而且火折子的存放时间并不久,短则半天,长则三四天,等里面的燃烧物充分燃尽了,就没有用了。
一个火折子点一两次大概就能燃烧完了,还没有一次性的打火机耐用,所以,不要羡慕古人的火折子,那只是个浪漫的剧情。
然而在从前没有火柴、打火机的时候,民间还是很需要火折子的,比如生火做饭之后,不可能一直让灶里的柴火燃烧着,而且敞开的灶膛里火星子很快就会燃尽,那就需要保存一点火种,制成简单的火折子,等下次做饭时再点火。
如果遇到外出,走夜路或者露宿野外时,那就更需要随身携带一个火折子了,当然不是为了遇上浪漫的邂逅,而是为了点火照明和防野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