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过程中,公租房承租人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她就住在华生汉口城市广场的C区,南区A6号楼2单元806号房是她申请的公租房。小区里像她这样的转租的公租房房源也有,价格大多在1500元一个月。
与华生城市广场相隔不远的武汉邻里中心也是一个公租房小区,这里也有住户表示可以帮忙介绍房源,不过对方一再提醒不要声张。
连续一周时间,记者走访了武汉市硚口区、江岸区、汉阳区、青山区的多个公租房小区或含有公租房的小区。在这些公租房小区中,大多都存在出租、转租公租房的现象,只不过,有的是明目张胆,有的是藏着掖着。
实际上,公租房主要保障对象是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房新就业职工和在汉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 它带有鲜明的福利性,租金也远低于市场价。可如果承租人钻政策的空子,将公租房转租,实际上就相当于将公共福利私有化,消解制度善意。更大的危害在于,公租房作为一种公共福利,肯定属于僧多粥少的稀缺资源,转租就在客观上剥夺了一些更有需求群体的切身利益。
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夏增民介绍,首先是严把入口关,对资格审查多管齐下,另外公租房转租说明他是有房子可以住的,那后期就应当设立一个动态的监管机制,承租人的个人信息、财产信息、房产信息,通过这些数据来决定他是否有继续承租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