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和程序之污染区的消毒(一)
(一)污染区的消毒
1.表面消毒
(1)桌椅等表面的消毒为每天工作结束后用250~500mg/L有效氯抹擦1次,地面用500~1000mg/L有效氯拖1次,禁止干抹干扫。抹布等清洁工具各室专用,不得混用,用后洗净晾干。拖把由卫生员统一保管,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清洁工具不得混用。
(2)各种表面也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消毒。
(3)若被明显污染,如具传染性的标本或培养物外溢、溅泼或器皿打破,洒落于表面,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物表面,保持30~60min再擦,拖把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h。
(4)若已知被肝炎病毒或结核杆菌污染,应用2000mg/L有效氯溶液擦拭,消毒30 min;对被结核杆菌污染的表面也可用5%煤酚皂溶液擦拭,作用1~2h。
(5)报告单打印应使用干净未被污染的纸张,工作人员在发放检验报告单时应保证手部清洁,以避免发出的检验报告单被实验室其他物品污染。
2.空气消毒
(1)中心实验室的空气除微生物专业的标本接种(生物安全柜、超净台)外,属于Ⅲ类环境,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500cfu/m三次方,本实验室一般情况下均能达到标准。
(2)空气消毒机消毒时间为每天上午上班期间和下午下班后,打开空气消毒机面板开关按钮,调整时间为定时2h,对实验室内的空气进行消毒,同时对消毒情况进行登记。
(3)对明显产生传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搅拌、研磨、离心等),特别是可能通过呼吸道传又含有高度传染性微生物(炭疽杆菌、结核杆菌、球孢子菌、组织胞质菌、军团菌、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柜内空气须经细菌滤器或热力*菌通道排出外,使柜内形成负压;或在风筒式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的进风口临近进行,使产生的微生物气溶胶立即经紫外线风筒消毒。
(4)要求严格无菌的操作如倾倒培养基、菌种转种和细胞转瓶等,应在100级洁净间或100级净化操作台柜内进行,使空气经初效、中效及高效滤器进入室(柜)内,形成正压,极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但应注意及时更换滤器,定时检测滤效。
#抗菌*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