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几乎没有来自捕食动物的威胁,能对它们构成威胁的只有疾病、饥艘、意外和年老)。不过,如果蜥脚类恐龙拥有冷血动物如今天的巨龟的代谢机制,那么以代谢方式来推断其寿命也不无道理。
恐龙以何种方式进行新陈代谢?这是一个存在着激烈争议的问题。最近有吉生物学家得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结论:体型超巨大的草食性恐龙可做到“恒温”,原因在于它们的身体极为庞大,就像一幢大房子,既能缓慢地温暖起来,也能缓慢地冷却下去,所以可保持内部温度几近恒温。冷血动物因其代谢方式也能做到恒温,而迷惑龙如果完全是温血的话,它就会像一个巨大的土豆那样被从内部烤熟。如此来看,恐龙拥有300年的寿命似乎也是可能的。
那么体型较小的恐龙能活多长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即使是个头较小的温血动物(如鹦鹉)也可能拥有较长的寿命。大多数专家认为,体型较小的食草类恐龙和食肉类恐龙的寿命与它们的体型大小成正比,例如只有一只鸡大小的美颌龙可活5到10年,而比它大得多的异特龙可活50到60年。
骨骼生长模式
你可能会认为,对恐龙骨骼化石进行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恐龙生长的速度以及恐龙能活多长。可惜事实并非如此。生物学家如是解释:骨骼的生长有的是呈连续性的,如哺乳动物和鸟类,有的是呈周期性的,而恐龙不同部位的骨骼呈现不同的生长模式。
一些恐龙如长有鸭喙的亚冠龙,
其生长速度极其惊人,只需十几年就能长成为成年恐龙。问题是,这一增长速度显然与冷血动物的代谢方式不相符合,这意味着一些巨型的食革类恐龙,特别是亚冠龙,可能已经拥有温血动物的新陈代谢方式,其最高寿命可能远远低于前面所述的300多年。
有些恐龙的生长情况与鳄鱼相似,生长速度缓慢而稳定。帝鳄是生活在远古时代的一种“超级鳄鱼”,大约需要35至40年时间才能达到成年鳄鱼的体型大小,然后在有生之年一直保持着缓慢的生长速度。如果蜥脚类恐龙的生长也是如此,那么它们的代谢模式就威亥与冷血动物一样,它们的寿命将突破300年。
关于恐龙的寿命,我们究竟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除非我们对恐龙的代谢方式和生长速度有更多的了解,否则任何结论都只能是猜测而已。
恐龙的智商有多高?
一头剑龙站在讲台上对着它的恐龙同胞演讲:“前景相当黯淡,先生们,全球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哺乳动物正在接管世界,而我们的大脑都只有核桃般大小。”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段话被普遍用来表示对恐龙智商的总结。1877年发掘出的第一具恐龙(剑龙)化石显示,恐龙的大脑非常小,就像一个核桃。我们也许会想,如果恐龙的智商更高一些的话,或许其中一些成员会以某种方式幸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