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中角色所穿戴的服装头饰统称“行头”,是戏曲中塑造角色外部形象的必备之物;
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说:“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
戏曲行头,大部分是根据我国明清两代的服饰(以明代为主)改良演变而来,有“宁穿破,勿穿错”之说,所以通常按类别放置在衣、盔、杂、把等箱子里 ——
一、衣箱
分为大衣箱、二衣箱和三衣箱:
大衣箱包括各种长短袍服,如蟒袍、官衣、开氅、帔、褶(音学)子、八卦衣、坎肩、斗篷、青衣、宫装、旗袍、云肩、饭单、袈裟等,还要兼管玉带、朝珠、扇子、牙笏、手帕、腰巾和喜神(彩娃);
二衣箱包括各种武装人员的装束,如箭衣、马褂、大靠、茶衣、腰包、抱衣、打衣、制度衣、大铠、猴衣以及扣带、鸾带、丝绦等;
三衣箱即演员所穿内衣、厚底靴、朝方、彩鞋、旗鞋、云履、福字履、彩裤、胖袄、僧鞋、薄底靴、大袜、青袍、龙套衣及塑形用品。
二、盔头箱
主要包括盔、帽、冠、巾四类头饰:
如帅盔、霸王盔、夫子盔、蝴蝶盔,纱帽、毡帽、罗帽、风帽,凤冠、如意冠、九龙冠,扎巾、软夫子巾、文生巾、高方巾、员外巾;
此外还有演员头上所戴的网子、水纱、雉尾翎、狐尾、甩发、髻发、耳毛、发髻和各式各色的髯口,如黑、黪、白、红、紫色的满、三绺、扎、八字髯、一字髯等。
三、杂箱
指彩匣子、水锅和梳头桌:
彩匣子是为男角色面部化妆、抹彩、勾脸、卸妆、洗脸所用。
梳头桌是专为旦角梳理大头、古装头、抹彩、贴片子、插戴银泡子、翠泡子、钻泡子和绢花等饰物所设。
四、旗把箱
从刀、枪、剑、戟等各种兵器到桌椅、板凳、帐幔和山、城、墓、碑等景片;
从文房四宝、印信、茶酒器皿、令旗令箭、马鞭、车、船、风、火旗到圣旨、香案、旗、锣、伞、报和剧中特定道具,如家法、手铐、铜锤、棋盘、笛箫等都是绝对不可缺少的道具。
一套完整的行头,在演出时均有一定的使用章程和规范,如衣箱上的十蟒十靠都必须按上五色和下五色,即红、黄、绿、白、黑、蓝、紫、粉、古铜、秋香十色的顺序摆放;后场桌上的道具必须根据戏码的变换而变换。以保证演员穿、扎、戴、挂、拿,有条不紊地进行。
行头通过式样、色彩、图案花纹等,表现剧中人物身份、年龄、个性和生活习俗 ——
比如皇帝穿黄色团龙蟒袍,头戴九龙冠或王帽;番王戴双龙鞑帽;皇后、年老郡主、一品诰命夫人戴凤冠,穿香色上绣团龙海水女蟒;丞相戴相貂,穿上五色蟒(上五色即红、绿、黄、白、黑。下五色即粉红、湖色、宝蓝、紫、古铜或秋香色);
武将的行头,戴盔头,扎大靠(也叫“甲”,即铠甲),颜色分上五色、下五色等十余种,主帅戴帅盔,扎上五色大靠,点将时可套蟒;诸侯、主将等戴夫子盔,扎上五色大靠;年轻英俊潇洒的大将戴太子盔,上插两根雉尾,如吕布、周瑜等人,扎上五色或下五色大靠;
其他的如花花公子、强徒、恶霸、丑行谋士戴生角巾,穿上五色褶子;侠客、英雄、义士戴武生巾,穿下五色褶子;被难小生和贫苦书生戴文生巾,穿黑或蓝二色褶子。商人、店主戴鸭尾巾,穿素色褶子。贫民百姓则穿戴茶衣小帽。
在戏曲史上,还有“江湖行头”“内班行头”“私房行头”及“官中行头”等分类 ——
江湖行头:一般为无固定戏主、四处流动演出的民间职业戏班所用的行头;这类民间戏班限于经济条件,一般只有一副行头,如袍带戏,蟒、靠不敷应用时,只能照顾主要人物。
内班行头:《扬州画舫录》称:“盐务自制戏具,谓之内班行头。”内班,是以扬州大盐商为戏主的戏班,备皇帝南巡时承应演出。其行头较一般为豪华,有各种特制的衣装、砌末,如小张班演《牡丹亭·游园惊梦》有“十二月花神衣,价至万金”;百福班演《西游记·北饯》有“十一条通天犀玉带”。盐商借此卖弄阔绰。
私房行头:是演员个人自备的行头。乾隆年间,秦腔演员魏长生曾自备头饰(《日下看花记》);昆曲演员巧官,“为纱帽小生,自制宫靴,落落大方”(《扬州画舫录》),其盛行则在近代,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记载:“晚近虽二路脚色,皆有私行头,以旦脚、小生为甚。”有了私房行头之后,就把戏班公用的行头称为“官中行头”,有的剧种称为“堂众行头”;私房行头的兴盛,同主要演员收入较高有关,一些经济收入高、艺术上有追求的演员,就在装扮上有自己的特殊讲究,戏装行业的设计、制作人员,往往结合演员的意图,在服饰的质料、色彩、样式、花纹方面作种种创新。
行头在戏曲艺术中有着重要位置,近百年来历经艺人不断加工改良,成为戏剧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