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庄主母亲拍摄)
我们那边是逢“一”逢“六”的集市,也叫“趁墟”。照片是我让我妈这几天帮我拍的。早上7点左右就很热闹了,中午人少一点,然后下午两三点到四点多还会多人一点,傍晚五点左右就都收得差不多了。
商品的话女装居多,尤其是阿姨年龄层的女装。其次是小商品,像指甲剪,闹钟,蟑螂药之类的各种家居物件都有。
芸友Yanni:
我是山西这边城边村,赶集市场上服装很少。
芸友Darren:
很多都是十年老店,品质保证我们很多地方还是有的。还有庙会经济,不过不是以服装为主了。地方性庙会也很多人,城市的生活只与自己相关,这里的生活是所有人的生活紧密相连。
芸友极简:
我在城郊结合,附近农历逢四必会,人多了去。
庄主:
我们的老祖宗很有智慧知道资源集中,固定日期轮流集市,可以帮助那时候的小商贩把有购买需求的人都集中到一起。
但这几年家里的市集人已经少很多,年轻人不爱逛。因为没太多商品可选,可能最多就是到街上喝喝糖水,聊聊天,晚上出门还清净些。
长辈们也不太爱逛,因为现在去县城很方便,都觉得不太看得上镇上的这些服装小摊了。
除了趁墟,还有早上有时候会有人开着小货车去走村,卖猪肉、衣服和家电百货的好像都有,那种生意也居然很好。因为去到村里了,那些七八十不常去镇上的老人家也喜欢买东西。
芸友Darren:
原始的集市是没有货币等价物交换,纯粹的以物换物,集市更贴近人最本质需求的表达。这种就像商场现在做的快闪。快闪源于集市的概念。
2.留守老人
庄主:
你们家里的老人家现在手机玩得好吗?我妈和她的姐妹们,天天K歌、抖音、拼多多这些玩得可好了。其实我觉得主要是他们比较寂寞。我们都在外务工多,陪伴他们的时候很少,电视剧也来来去去就那些套路,他们也看腻了。
芸友极简:
现在他们看电视反而很难。因为电视要用宽带两个遥控器,他们弄不明白。我身边的两个老人根本连电视都不会开。
芸友Yanni:
而且五十岁左右的人看剧也喜欢看那种早几年前的农村的事。比如《母爱如山》那种农村人物题材的电视剧。
芸友圆又圆:
我爸沉迷微信群和K歌,我妈则玩头条和快手。现在的电视捣腾起来比较复杂,还是手机平板用起来容易点。
庄主:
我爸也经常搞不懂一些技术性问题,就会生闷气,然后打电话问我怎么弄。他经常点着看那些小视频能一看老半天,然后经常不小心把我或者我弟弟,妹妹的电话拉黑。
庄主:
你们觉得现在他们对手机的这种使用,会影响到他们原有的消费习惯吗?
芸友圆又圆:
我觉得会,因为无处不在的广告。
芸友Darren:
会的,我父亲(近70岁)已经开始用拼多多了。有些电商用的货到付款的类似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对中老年客群也很受用。
庄主:
我爸妈都已经会用拼多多买东西了,也学会了想买什么东西的时候让我在网上搜下看有没有更便宜的。乡村的线下经济虽然目前不太受到电商的波及,但是现在越来越普遍的乡镇快递代收点,已经说明了线上也开始进军到我们宁静的小村镇了。
3.未来乡村的消费方向会怎么走?会如何影响到品牌或行业未来趋势吗?
庄主:
最后一个小问题,大家觉得未来乡村的消费方向会怎么变化呢?
芸友Vincent 郑:
这还是要看国家发展和科技发展的。乡村都是因为和大城市距离、交通、配套这些的差异变成的。是不是未来之后我们都远程办公更多人会回乡?
有外来人口进入乡村,这样社会结构就产生变化,就有新消费给予。如果乡村建设好还是有机会,还有国家也希望年轻人回乡,
这些推动力是不是会改变我们传统乡村是乡下这样的观念?人还总希望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如果乡村能提供类似条件的话,还是有人愿意回。
但是我们这两百年都是人口迁移到大城市。在这一个新科技工业革命时代是不是会有突变?
芸友Darren:
因人而异,要看具体你现在的城市和家乡的对比。我觉得应该说乡村是种生活方式,乡村与城市的物质差距已经越来越小。但是逃离北上广的也很多,现在大家关注的是宜居和幸福指数高的城市,兼有乡村和城市属性的地方。
庄主:
我觉得有可能回乡。现在无障碍办公已经实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工作,只是这样的工种和有这样能力的人还不是很普及。其实现在慢慢也会有人回流的,只是和输出对比,基数显得太小了。如果不是逃离这个字眼,而是选择回去,那时候就很好了。
芸友Vincent 郑:
是的。结果大城市变成精英才能呆的地方?基层为精英在大城市服务,那也需要一定的保障。我觉得国家还是蛮关注和平衡这些。
庄主:
我经常看到有些艺术家自己选择住在偏远乡野,但是这样的职业毕竟不是大多数。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也很少教会我们毕业之后除了找工作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以谋生的方式。国家政策有资源倾斜的,乡村的建设现在越来越好。普遍的街道基本都是很干净卫生的,华侨回来都不想出去了。然后这几年治污、农村的体育健身设施,各方面都做得很好。
芸友Yanni:
我们老家今年修了一个特别大看起来非常当代的公园,甚至比省会的还要好。我觉得我们这里发展太快了。
芸友Darren:
三,四线的管理者从队伍年龄和思想上越来越好。我们老家现在口号也是,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不像以前那样盲目招商破坏生态的项目企业。
庄主:
这样一点一点地变好,也是很让人振奋人心的,会有种很深的民族自豪感。今天我们的线上沙龙,如何让我们的零售更接地气?以及中国乡村的消费趋势探讨就此先告一段落,很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讨论。
|四|
国外案例分享
1.日本农村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农户收入水平超过城市居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城市水平相当。
参考:
《【国际视野】日本乡村建设历程对我国乡村建设的启示(一)》
《日本乡村振兴战略概况介绍》
2.韩国农村发展:新村运动,空壳化和老龄化
参考:
《韩国:从世界最穷国到最发达国家,韩国农村是如何走向现代化的?》
《乡村振兴:日本、韩国的成功经验》
庄主总结
一、我们身处在一个变化的时代
1.大家是什么时候进入时尚行业的?有哪些方面的变化是让你觉得非常深刻的?
这几年大家感受比较深刻的行业变化:
(1)库存及周转压力;
(2)消费者及消费环境改变;
(3)渠道压力变大。
2.服装行业的风向演化
从工装、列宁装等整齐划一的集体着装到百花齐放、个性化彰显越来越明显.背后实质是国民经济能力及审美水平的上升,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表达。消费者的穿着从模仿逐步到解放思想创新,许多亚文化现象也逐渐涌现。对品牌而言,要思考清楚自己的定位再去采取相应战略。而对商品人员来说,则应多点思考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二.接点地气吧,零售人
1.“要接地气”“消费下行”“下沉市场”“农村包围城市”怎么理解
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信息更容易触达,很多社交软件和短视频app给下沉市场带来了审美和穿搭习惯上的改变,也唤醒了人们心中希望更多个性化表达自我的社交需求。
2.为什么得更接地气
有些品牌去到下沉市场未必能活得很好,究其原因,下沉市场的客群、消费环境都是和一二线市场有差异的,这些品牌会面临产品与当地市场需求的矛盾和冲突。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品牌想要更好地在下沉市场生存,就应该思考产品与当地市场协调性的问题,即我们所说的“地气”。
3.如何接地气
接地气,要求我们在做商品企划的时候不能忽略定性规划方面的内容,我们既要留心定量分析时数据的异常点,也要留心来自各端口的非量化反馈。
4.几个特别接地气/特别不接地气品牌的个例分享
比较接地气的品牌,一般在价格或风格策略方面都和当地市场比较有契合度。
5.接地气给大家带来的对工作的思考
有时候我们要保证在沟通下沉市场的商品定性因素的时候不要带有过往的偏见,同时也要注意上下同频。有时三四线客群对于流行还在点的概念,品牌的系列感并不能让消费者照单全收,这和他们的生活、社交环境有很大关系。
三、最接地气的那些人,现在在做什么
1.农村赶集
现在农村人口外流,资讯比以前发达,集市的人流也许会少一些,但有些地方仍是很多人的。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们买衣服的频率也比之前也高一些,但小乡镇上的服装店大都不多,虽然去县城也方便,但购物体验的便利性仍是集市才比较容易满足得到。所以集市上仍有挺多面向中老年妇女的服装生意。
2.留守老人
我们的长辈也学会并习惯了上网冲浪,他们也有自己圈子流行用的软件,如K歌软件、拼多多和抖音这些。也因为购物更便于触达、购物环境更加透明,他们原有的消费习惯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开始体验线上购物了。
3.未来乡村的消费方向会怎么走?会如何影响到品牌或行业未来趋势吗?
国家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上有较大扶持,生活条件、经济环境的改善,将可能吸引比以前更多的年轻人回流。届时,消费者的结构可能又会发生新的改变,我们仍会面临新的挑战。但我们也很期待这样的未来。
文字整理:张怀楷
文字编辑:陈畅
美术编辑: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