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1:我自幼体弱,经常看医生,父母和我都比较关注我的健康,有点风吹草动就担心是不是得了什么大病。半年前,我的叔叔因脑瘤去世了,我就感到更紧张了,担心这个病会遗传,就经常感觉头晕脑胀,怀疑自己脑子也有问题,反复到医院做检查。医生跟我说没有发现问题,可以正常生活、工作。但我还是很担心,寝食难安,自己也上网查找各种信息,买了医学书籍看,总是不放心。过不了1个月又要去看医生,听医生说没问题就放心些,可出了医院又开始担心,筋疲力尽,不能坚持工作,实在太痛苦了。
来访者2:我从小就害怕打针,害怕去医院。这半年,我经常感到肠胃不舒服,有时候恶心、腹泻,有时候便秘、腹疼,怀疑自己得了结肠癌,整天担忧,害怕哪一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家里人让我去医院检查,但我又害怕化验检查可能会让我感染上别的疾病,也害怕医生给我误诊。
以上是两位来访者的自述。在精神科临床和心理干预的案例中,“假想疾病”困扰了很多个体,不仅使本人遭受痛苦折磨,也对医患关系、家庭关系等造成了不良影响。
从以上两位来访者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受到了“假想疾病”的困扰。这类患者可能患上了一种精神疾病——疑病症,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对健康问题过度担心,困在虚假信念的囹圄之中,时刻担心患病或害怕病情加重。
但他们的行为反应有所不同,有些患者会像来访者1一样,想了解关于疾病的一切信息,他们会过分地定制特殊食谱、增加服用药物或保健品,他们对患病的恐惧,超过了对生活的乐趣。也有部分患者会像来访者2一样,虽然担心疾病,但更惧怕医疗行为,会避开一切与其有关的主题,如抽血化验、打针或者接种疫苗等。
我们每个人对身体状态的感觉都是不同的。这样的感觉会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家庭或个人的乐观和悲观程度,内心平静抑或焦虑的倾向……总体来说,高焦虑者更会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在疑病症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认知行为治疗理论认为,焦虑是疑病症的基本问题,其核心是对躯体不适的错误解释,并将其看成是严重疾病的特征。
有学者提出了疑病症认知整合模型:个体对躯体不适过于敏感,通常会灵敏地感受到一些细微感觉,并且感受强度似乎大于实际;一旦把这种感觉解释为某种疾病的症状,个体的焦虑水平就会进一步增高,而增高的焦虑会使那些异常的躯体感觉更加明显,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有疑病型焦虑的个体往往处于一些特殊时期,比如,失业或升迁、更年期、子女离家、迁居、移民等。在这些时期,个体常是无安全感和威胁到其自恋完整性的状态,忧心忡忡地想要在内部器官中对焦虑进行定位,这种行为实际是一种焦虑向身体的转移,对潜在的死亡的焦虑。这种对患病的恐惧,实际是对无法掌控自己的存在、身体、思维的恐惧。
疑病症病程有慢性波动性,影响个人和社会功能。患者比较排斥到精神专科或心理诊所就诊,通常认识不到“病理性焦虑”才是令他们痛苦的根源。个体一旦觉察到自己反复“假想疾病”,应当及早寻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的帮助,尽快摆脱困扰。
文: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中心副主任医师 杨祥云
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