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这些都是书中有名的诗句。
《红楼梦》中一共描绘了四五百人,由于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个人形象,这四五百人中,除了“群演”,大量的人物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都是殿堂级虚拟艺术形象,贾母、晴雯、尤三姐、贾政、以及探春、惜春、袭人、史湘云,也是塑造非常成功的典型人物。
全书以北方白话为基础,勾画精细,人物众多关系复杂,剧情布局宏大交错,引人入胜。总之,红楼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曹雪芹把自己的真实生活经历,加工提升到了艺术上的巅峰高度。
- 地位和影响力
清人得舆评语“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这句话是当时对红楼最高的评价。《红楼梦》还是四大名著中最年轻的选手,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了世人的认可。被评为中国文学的巅峰之作,在明清小说这个细分领域,段位更是最高,没有之一。
中国近代产生了一门显学“红学”,是其旷古烁今的成就的印证。*曾说自己至少读了五遍红楼,王国维评价红楼“是文学的,哲学的,宇宙的”。曹雪芹被国外文学家认为是中国的莎士比亚。
但是和其他三部小说的耳闻能详相比,老百姓对红楼的熟悉程度明显下降,对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也不甚了解。可以说,很多中国人“只知有《红楼》,却不知《红楼》是何物”。为什么会这样呢?
《红楼梦》虽然语言流畅有情趣,但是因为其文学和艺术性太高,一般人很难参透其中深刻的含义,品出其中五味,反而给大众的欣赏和流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评红楼“我们弄不清楚谁是谁”。从文学水平上分析,如果说前三部是“下里巴人”,那红楼就是“阳春白雪”。
但是这丝毫不会影响《红楼梦》的伟大。不是所有人都懂的交响乐,和人人会唱的流行歌曲,两者并不矛盾。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最后借用《红楼梦》的诗句,表达对曹公的敬意:
“问古今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