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战之后,人们开始从政治到经济的各种超越民族主义的新观念和新方案来解决战后问题,这些方案有些看似很好,遗憾的是一个也没有奏效。在这其中就诞生了一种名为“凡尔赛体系”的新型国际秩序理念。但是,这个体系同样短命,维系不到二十年,就又爆发了更大规模,且更为惨烈的二战。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凡尔赛体系会如此脆弱不堪呢?当然,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首先第一个原因自然是这个体系本身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凡尔赛体系本身的问题因为当时各国对于正义的国际秩序观的理解有冲突,所以就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正当性也就存在了很大的问题,从而也就自然会影响其稳定性。
凡尔赛体系在政治上的组织,实际上就相当于是一个国际联盟。但按说这个国际联盟应该是以国际秩序的正当性而存在的,可问题是,这个所谓的国际联盟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国际联盟这个倡议,别的国家都纷纷加入了,但美国却始终没有加入,为何呢?很简单,因为威尔逊并没有说服美国国会让美国也加入进去。那为何美国国会要拒绝加入呢?因为在国会看来,国际联盟会让美国被迫卷入到欧洲那些帝国的阴谋诡计当中去,与其这样,还不如继续保持自己的孤立主义。所以美国就没有加入进去。
《凡尔赛和约》给德国疆土带来的变化
此外,传统的欧洲大国苏联,由于意识形态与西方世界长期形成的对立关系,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排斥到了国际联盟外面,直到1934年才加入,不过仅过了五年之后,即1939年又被开除了。所以,在这样世界两个大国都不在的联盟里,就使得该联盟的正当性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此外,因为美国和苏联都不在这个联盟里,所以国际联盟就被英法两国所主导。有趣的是,这两个大国却对凡尔赛体系的正当性也都不太认可。因为它们都觉得凡尔赛体系对德国有些不公平,甚至是有点欺人太甚的意思。因此,在后来希特勒上台后,便不断地挑战凡尔赛体系,英法两国却始终没有足够的底气去反对。为了更好的说明这一点,我们拿希特勒派军进驻莱茵河西岸一事来举个例子。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
在凡尔赛合约中规定,德国不准在莱茵河西侧的国土上驻军,因为这样一来,就不会威胁到法国了。但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后,便直接把军队派到莱茵河西岸去,直抵法德边境,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就是在挑战凡尔赛体系。但其实希特勒本人的心也是悬着的,他当时还叮嘱自己的部队,如果法国人一开枪,那就马上撤回来,毕竟当时的德国还不具备和法国对抗的实力。
但有趣的是,法国人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德国军队开到德法边境的,为此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当然了,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法国人自觉理亏造成的。但是,希特勒的这一冒险成功后,让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威望迅速攀升,这也为后来他一步步的攫取更多权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莱茵河-多瑙河水系航道示意图
综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各国都不太认可凡尔赛体系,所以根本就不能指望它有多稳定,因为没有多少人会去真心实意地维护它,即便是既得利益者也都对它三心二意;而它之所以还暂时能够存在,只是因为反对者还没有聚集起足够的力量来推翻它。
当然了,也正是因为凡尔赛体系在观念层面上的不稳定,导致了两次大战之间的德国,从一个追求普世主义的国家,逐渐变成了一个追求狭隘民族主义的国家,最后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选自《国际政治学》)。那么,日后的德国是怎么做的呢?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疆域的变化
魏玛德国的“新追求”实际上,德国军队在一战结束之后就放下了武器,但是,这并不是战败了,而是觉得继续熬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而此时刚好威尔逊又提出一种看上去颇为追求公道正义的国际秩序观,德国觉得自己能够获得一种较为体面的和平,所以便同意投降了。这种所谓的“体面投降”,实际上就是德国可以承担割地赔款的惩罚,但是却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更不能因此就把德国给定义成是发动战争的罪人。因为战争是一种常见的国际政治现象,在一战之前,人们长期都是把战争作为一种挑战国际力量均衡的手段,没有谁认为战争本身可以被定罪。这一点我们在前面几篇文章中都有说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然而,德国的期待完全落空了,究其原因就恰恰是在威尔逊主义上面。威尔逊主义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秩序,那就必须设定过去的国际秩序观是邪恶的。而英法要让自己成为新秩序当中正义的一方,那就得把邪恶这个名头安放在德国身上。毕竟德国战败了,如果不承担其这样的罪责,那么英法两国就没法打圆场,当然了,他们并不考虑德国对内要如何交代。
战胜国这种自私的选择带来极为恶劣的后果,那就是德国民间很多人都认为德国受到了欺骗,于是,与战胜国谈判并接受凡尔赛合约的德国新政府,就被认为是背叛行为。而德国的军队更是这么想的。因为这个新政府所依赖的宪法是在德国的文化名城魏玛制定的,所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又被人们称作是“魏玛德国”。
一战图
德国被迫接受了屈辱的和约,想要忍辱负重,带领德国人民走出困境。而越是在这种时候,这个政权越需要人们对其正当性的认可,但是屈辱的现实却让很多德国人拒绝认可这个政权,所以它的正当性也就天然的不足了。
而仅仅从宪法的角度来说,魏玛宪法又是极为自由和民主的,说它是当时世界上最符合现代文明标志的宪法也不为过。但是政权的正当性并不仅仅来自于宪法本身,还来自于人们对于现实处境的真实感受。魏玛德国当时极力想融入进新的国际秩序中去,可是当时的几个战胜国却在战后还是多次地用各种自私的举动羞辱,甚至是压榨它。这些都让德国内部追去普世主义的力量逐渐失去政治影响力,而追求民族复仇的力量则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影响力。
战胜国这种极为自私的做法,本身就导致德国的局势很危险了,但是这还不至于难以遏制。真正让德国的民族主义转向变得难以遏制的,是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这也为二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
那这场世界经济危机影响究竟有多大呢?因篇幅有限,我们下文再说!
- 《枢纽》
- 《世界史》
- 《凡尔赛合约》
- 《国际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