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古代对各项事物都有着很文雅的称谓,今天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古代的各个年龄段是怎么称呼的。
垂髫(tiáo):3、4岁至8、9的儿童。这个词的由来是根据小孩子的日常形态来定义的,古代小孩子没到一定年龄是不会扎头发的。这个年纪的小孩头发自然下垂,所以称这个年龄段为垂髫。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句。
束发:指15岁。到了这个年龄就不算幼儿啦,成为了青少年。在古代这时候就要扎起头发(清朝除外)开始注重礼仪。所以扎起头发的年龄段称为‘束发’。《项脊轩志》中有这么一句‘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弱冠:指20岁。到了20岁就算是长大成人啦,这时候就要行冠礼(跟成人礼一个意思),由父兄主持举办一个加冠仪式。由于刚刚成年,身体比成年人较弱,所以称为‘弱冠’。王勃在《滕王阁序》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