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直立,而易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然须度茶之多少,用盏之大小。盏高茶少,则掩蔽茶色;茶多盏小,则受汤不尽。盏惟热,则茶发立耐久。
译文:
点茶选用的茶盏以黑中带青的墨蓝色釉面,尤其以黑釉上有纹路顺直,发散而不黏连的细密兔毫斑纹的建盏为上品,这是因为茶汤可以在青黑色的茶盏与银色的兔毫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茶盏一定要选择稍有深度且底部面积微宽的,因为这样的盏便于在点茶时快速生发沫浡且容易翻出白色汤花,就像厚重的茶汤在盏中可以竖立起来一样,方便分茶;选用宽底的茶盏,还可以在使用茶筅搅打茶汤时旋转通畅,得以充分发力,不会因为筅与盏壁的刮擦而影响击拂的效果。当然,还必须根据投置茶粉量的多少,选择大小适宜的茶盏。若盏深茶少,击拂产生的沫浡有限,不能突出茶的色泽;茶多而盏小,因无法注入充足的水,击拂也受到限制,茶粉就不能充分地与水进行相互作用,点出的茶汤也是不理想的。蔡襄在《茶录》中提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因此要想点出一盏好茶,只有先将茶盏温热,再使茶粉与水均匀混合,经过击拂之后点出的茶汤才会沫浡细腻丰富并且保持的时间更长久。
论涵就是因为喜欢收藏茶盏才有幸接触到宋代点茶。下次我们一起聊聊点茶时需要用到的“茶筅”,有问题可以在留言区评论,论涵将尽可能一一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