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就是想告诉我们,妄想=“火焰山”,妄想=“牛魔王”,一切都是心之妄想使然。但两者不同相提并论,“火焰山”是内心的愤懑,是“嗔”;“牛魔王”是内心的焦躁,是“贪”。前者是孙悟空意欲“齐天(实则欺天)",心意难以达成,而心怀怨恨所造成;后者则是取经路上,或者修行途中,贪功冒进,急于求成,故而造成。
《西游记》第六十回:“土地道:‘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我本是兜率宫守炉的道人,当被老君怪我失守,降下此间,就做了火焰山土地也。’”
然而,分析到这里,大家会联想到,这颗心不是他人的心,而正是作者之心,当然也是凡人之心。所谓的“心猿”正是作者本人,而这取经之路正是作者的修行之路。修行之路,这心魔随时显现,起初想出人头地,实则“夜郎自大”,而现实却狠狠地来了个当头棒喝,只能一步步接受命运的安排,随缘自在。作者吴承恩只是借用了玄奘西天取经的“壳”,而孙悟空正是他的人格化身,所取之经即《心经》或《多心经》。再往深处想,唐僧师徒四人不仅暗合世俗百态,而且还会拼凑成一个完整的人。
第三:吴承恩的路在何方?何处去承恩“吴承恩,字本赐,又字公赐,号平川。明桐城人。嘉靖间以选贡任河南省河阴知县。因河道迁徙无常,百姓深受其害。即组织筑堤,栽植柳树数十万株,并耕牧其间,遂成沃土。后遇大灾。堤民剥柳皮为食,性命得以保全。任河南新野知县时,筑陂堰,修学校,多有惠政。”——《桐城续修县志·卷之十二·人物志》
老先生出生在元末明初,大概是“上承皇恩”之意,或是受佛教“上报四重恩”的影响,父亲给他起名“吴承恩”。加之生来“性敏而多慧,博览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无论是家父亲友,还是他本人,都对自己寄予厚望,殷切期盼着有朝一日鱼跃龙门,光耀门楣。
然而现实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开玩笑,好友沈坤早在34岁的时候中了嘉靖朝的状元,而自己直到44岁才补上一个岁贡生,“北漂”待职。心理阴影有多大呢?一块玩到大的发小,本不比自己优秀,却早就中了举人,成了状元,而自己本来是少负盛名,然而直到中年还无一官半职,何处去承恩呢?
1551年,吴承恩去河南做知县,也算有了安身立命之所。然而因为性格的原因,几经波折,后来因与长官不和,受人诬告,只能像陶渊明那样,“拂袖而归”。前前后后做了三年左右的芝麻官,只换来“两袖清风”。吴承恩写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乃至被缚的蟹介士时,何尝不是在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