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长相思》热播,我还一集也没看,但我把原著小说完整读完了。
我一读这故事就抱着书舍不得放下,故事人物一直处于变化的事件当中,我的注意力被牢牢吸引着。
我很佩服创作出多部优秀小说作品的桐华老师!之前我读她创作的《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时,就很期待接下来的故事会发生什么,每一位创作者应该都梦想着能为读者带来这种好奇感和情绪共鸣。而且桐华老师非常高产,夸张时每年都能写出一部长篇小说,如《步步惊心》《长相思》等成功影视化的作品也不少。
在我心里就产生了一些好奇:
为什么桐华老师能如此高产?她不会遇到瓶颈吗?
她的写作习惯是什么?我能否借鉴?
她是如何创作出完全不同类型的作品的?
…
带着满腹问题,我在网上仔细研究了桐华老师公开的写作方法,找到了以下对我的写作很有指导意义的建议:
1
写作是一种本能,真诚是一种选择
桐华老师从未接受过写作科班训练,她自述写小说就是一种凭借喜欢的本能而去做的事情。写故事一般不会写大纲,而是只为小说构思一个开头,边想边写,她自己也不知道人物最终的结局,人物有的时候会带着她慢慢走向最终的结局,开头之后的情节走向完全“随缘”。桐华老师打趣她自己的智慧不允许她看到太遥远的未来,她只能做到在面对当下的每件事时,投入百分百的认真和热情。
看似没有提前设定好框架的文章会很散乱,但其中又蕴含了极大的真诚,一切情节的发生都很合理,又能调动人心。
“你很真诚地调动自己的所有智慧和情感去创作的东西,它里面所带的那种情感的力量,也自然而然地能打动人!”
《长相思》中有很多令我记忆深刻的片段:
角斗场里奴隶胜利,观众席的普通人全都为他高兴,就好似他们也能打败生命中无法克服的困难;
阿念从一点就炸的性子,到慢慢能按住自己的对比和羡慕,把心事当作酒水封存,变成佳酿;
小夭劝玱玹对馨悦好一些,因为她体谅她因为儿时经历变得紧张,多疑,偏执,狠毒。哪怕不能立即放下憎恶,也要心怀一些怜悯。
这些片段都在一定程度上以真诚的态度展露了人物的情绪和成长,这一定不是一下子就能细腻地被抓住并被记录下来的东西,应该是作者平时就多记录生活随时输出感受,才能说出我很想说出来但又表达不好的话。
这部作品看到了我自己没发现,但却是我很重要的情绪,我感觉作为读者被作者看见了,即使获得不了解决方法,被看到就已经够开心了。
我的收获:不再因为畏惧不完美而抑制自己的表达*,保持自己创作者的本能和心态,将信息以自己目前能理解的水平真诚地传递给我的朋友们!哪怕回头看以前写的作品,会觉得有缺点不完美,但那些缺点是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我没有办法克服的。尽力去做,真诚的表达就好,尽过力就没有遗憾。
2
创作遇到瓶颈时,索性放下出去散心
创作遇到瓶颈时,桐华老师从来不会硬逼自己写下去,而是索性放下,和身边的朋友出去旅行,“胡吃海喝,侃侃大山”,回来发现思路好像又通了,就继续写下去。
解决写作瓶颈的过程被她比喻为道路清障,出去散心的时间就是清除障碍的过程,好像路上有一个障碍物,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怎么搬走障碍物,或原来此路是不通的,那就换一条路再走。
“所以我觉得在写作中解决瓶颈其实不是一种‘好像突然之间又灵感的感觉’,更像是想通了。”
我的收获:内心突然放松了,原来并不只有我有不知道怎么写的时刻啊,与其硬写,不如以退为进,给自己想通的时间,作品会水到渠成。
3
故事不局限于爱情
为什么桐华老师的故事那么吸引人?因为她的故事从不局限于儿女情长,爱恨情仇。
虽然小说确实以“情”为创作核心,但爱情、友情、亲情谁能说清楚孰轻孰重,谁高谁低呢?它们都是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长相思》看起来是一部悲剧为内核的作品,但桐华说:“我觉得这不是悲剧,因为每个人都得其所愿,实现了自己最想要的。比如男主玱玹,他希望获得安全,能保护自己和家人,他做到了。相柳尽忠尽义,战死沙场。涂山璟希望能和小夭在一起,小夭希望有人陪伴不离不弃…至于那些得不到的,人生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能得到自己最想要的,已经不容易了。”
我的收获:亲情之爱,家国大爱,忠孝之爱,手足之爱,情人之爱都很重要,不拘泥于爱情的作品,才不至于单薄。
4
认真记录生活,灵感都来源于生活
创作基于对生活的点滴体验。桐华老师的好朋友有过与初恋不断错过经历,她便将朋友错过的情绪写进小说《云中歌》,她看了一部和基因相关的记录片,便创作出《散落星河的记忆》。
“我们对真挚爱情的渴望,对温暖友情的需求,是永远不变的。所以我虽然写的有可能是一个遥远时空的故事,但这个故事所阐述的情感,其实源于当下,只不过它被放在另外一个时空中去发生。”
每部小说都是一段珍贵的记忆变成文字被记录下来。
我的收获:生活中的体验和情感可尽情投入作品之中,保持记录很重要,忘记生活就完蛋了,要一直想办法记住!
5
不刻意避免套路,但要“喜新厌旧”
桐华老师说她没有刻意去避免套路,但她会“喜新厌旧”。每一个故事激发她写作时都是因为里面有一些新鲜的东西。
我感觉桐华老师笔下的不同主角们其实有着类似的性格特征,比如《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里倔强好强的罗琦琦和《长相思》里的小夭,很像。
她们虽然一个是现代高中女生,一个是神族公主,身份设定很不相同,但她们都是心里越苦,面上越淡定甚至越快乐的性格。
这是套路吗?我觉得可以算,但这更可以算是作者对于这种性格品质的偏爱和坚持。因为这样的女孩子很坚强,虽然要经历更多苦难,但最终会克服万难,获得心灵的巨大成长。
不刻意回避自己心中的偏向,同时也不拘泥于同样的故事设定,人物塑造之中。《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和《长相思》的故事设定就完全不同,一个是校园故事,另一个是神话故事,包括人物塑造上也大不相同,这都是新的部分。
——
还记得看《我在岛屿读书》节目,房琪说她小时候很喜欢读桐华的小说,紧接着赶紧加上一句“我不觉得这有什么丢人的”,其实这句话展示了我们每个人读言情小说时的心虚,主流思想会觉得这类书比名著或工具书差,因为读这类书,大家可以很享受很轻松,以致沉溺其中而浪费时间,这更像消散注意力的东西,而不是让我们进步的东西。
但是一个作品能够作为热门流行起来,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我不想心虚地立刻加一句“我不觉得丢人”,我确实从中享受到了看故事的愉悦,而我也真的找到了一些方法可以用来协助我写作,其中还有很多真诚道理让我很赞同。
我很喜欢这种凌驾于消费享受之外的拆解研究之乐,希望对你也同样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