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卢薇
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通报2020年金融运行情况和金融支持经济恢复发展情况。记者从通气会上获悉,2020年前11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全年四川金融运行呈现出总量合理、结构优化、利率下降三大特征,较好地发挥了金融对经济的托举作用。
特征一:总量合理
1.38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较快增长
202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总行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抓好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通过运用降准、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和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推动各项融资合理较快增长。
2020年1-11月,四川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38万亿元,同比多增4658亿元,增量创历史同期新高,充分发挥了逆周期调节作用。
2020年末,全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0万亿元,同比增长13.7%,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532亿元,同比多增1778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298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5620亿元。本外币存款余额为9.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较去年同期高3.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8714亿元,同比多增2985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080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291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25亿元。
特征二:结构优化
重点领域保障有力,普惠金融服务加强
过去一年,全省金融业对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新兴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与此同时,小微企业和涉农等普惠领域金融服务也明显增强。
人行成都分行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出政策、搭平台、促对接,推动信贷结构不断优化。
2020年末,四川省工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14.9%,较去年同期加快10.3个百分点,实际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长28.0%,为企业提供较充裕的稳定资金。基础设施贷款余额增速为21.8%,较去年同期加快6.3个百分点,融资保障充足。科学研究技术、软件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0.7%、20.9%,大力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生活性服务业合计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0%,较去年同期加快13.3个百分点,力助企业共渡难关。
人行成都分行还全力落实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要求,形成以“两个计划、四大行动”为主要内容的工作框架,针对信贷市场的短板、薄弱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普惠小微贷款快速增长,余额同比增长27.5%,较去年同期加快11.3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8个百分点。小微企业信用类贷款明显提速,余额同比增长17.0%,较去年同期加快18.9个百分点,大幅缓解企业抵押物不足矛盾。涉农贷款保持较快增长,余额同比增长11.5%,较去年同期加快6.7个百分点,较好支持乡村振兴。
特征三:利率下降
释放政策红利,降低融资成本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提出的让利目标,人行成都分行加快利率定价基准转换,加强利率定价自律约束,加大财政贴息和风险分担力度,坚定不移推动金融机构合理让利,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2020年,全省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3%,同比下降0.6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8%,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62%,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52个和0.56个百分点,处于近十年来的低位。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