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通过研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找出了资本主义缺陷,推导出替代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模型。在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是其最重要一环。目前资本主义经济在世界各国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想修正传统马克思主义,必须要从研究资本主义开始,对照资本主义经济描述社会主义模型,才能更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论》第一章就是商品与货币。因此本章也将围绕商品和货币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做一些理论修正。
商品的概念
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定义描述起来简单,实际理解却非常复杂。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商品的使用价值、价值以及交换价值花费大量笔墨做了阐释,这些阐释是马克思在继承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商品价值理论基础上做的创新研究。对这些研究中的主要内容我是认同的,但在一些基础概念上理解略有不同。马克思对这三种价值的描述过于复杂,我只能以我的理解做简要概述(若与马克思原意不符,欢迎指正),然后再提出相应的修正意见。
使用价值概述。马克思对商品使用价值的阐释就是物的可用性,物的使用价值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的属性。物的使用价值有三种情况,有用物的使用价值、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使用价值。其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说:“成为使用价值,对商品来说,看来是必要的前提,而成为商品,对使用价值来说,看来却是无关紧要的规定。同经济上的形式规定像这样的无关的使用价值,就是说,作为使用价值的使用价值,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价值概述。马克思对商品价值的阐释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其在本质上体现为生产者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生产它的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其中凝结着人类的抽象劳动,所以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量来计量。劳动量由持续的劳动时间来计量。这里说的劳动时间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交换价值概述。马克思对商品交换价值的阐释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商品能够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上面是我从专家对马克思商品概念论述中的摘录和一般理解。《资本论》对商品的实际阐述要比我摘录复杂的多。《资本论》中对于商品除概念描述外,还做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全方位详细解释了商品各种属性。可以看出,马克思在研究商品时,就像拿着放大镜,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对商品这个事物,做了全面和深刻的剖析。一般读者,想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商品概念非常困难,只有专业学者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商品理论的核心。《资本论》中商品概念一般人难以理解,是因为马克思用科学思维把商品的各种属性分割开,找出每一种属性的特异点,并代入资本主义商品交换的所有场景中,逐一进行分析。这种分析没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根本无法完成。
传统马克思理论对商品本身定义简单,对商品三个价值属性定义和描述却相对复杂。因为商品属性的复杂,又反过来影响我们对商品本质的认识。传统马克思对商品三类价值理解中,价值关联劳动;交换价值关联劳动量的交换;使用价值最复杂,有关联劳动的、有关联商品的,还有关联物本身的。但是如何这种将商品属性用普通人也能理解的方式,做出新解读,那就需要形而上思维。下面我们就换角度开始重新认识一下商品及其属性。
研究商品及其属性,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商品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原始社会初期是人类社会的雏形,那时原始部落非常小,部落间交流也非常少,物品之间交换最早产生于部落内部,这种部落内部的物品交换是否能说是商品交换?原始部落成员内部互相之间,交换食物、兽皮、捡到的石头等等行为,按照马克思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交换就属于商品交换这个定义看,只要证明部落内部用于交换的物属于劳动产品,那原始部落成员间用于交换的物品就属于商品。也就可以肯定说商品于人类组成社会化群落的同时同步产生。
部落中交换的物品是劳动产物吗?首先分析一下部落成员间用于交换的食物。只要是分配给部落成员的食物,一定是部落劳动的产物,哪怕这个成员并没有参与狩猎劳动,但他一定参与了部落其他劳动,食物是支付给这个成员其他劳动的对价物品,因此也可以归属于劳动产物。部落成员用随手捡的石头用于交换,天然石头也算商品吗?是的,我认为捡到的天然石头也是商品。因为捡石头需要人进行观察分析以及做拾取动作,这也是劳动,只要能用于交换的石头就是商品。同理,我们可以分析出部落成员间用于交换的物品,只要是属于私有物品,都是劳动的产物。很多人认为一块天然石头不属于劳动产物,原因就是不能理解私有物都是劳动产物的概念。将物品得到众人认可的私有化,其实就是劳动的一种(后面讨论公有私有的章节会有更深入研讨)。
部落缺水,在地上埋了一个陶罐接雨水,这个雨水属于部落公有,所以这些接到的雨水属于公有物,可以分配但不可以在部落成员间用于交换,所以公有物不是商品。但是若其他缺水部落,用食物与这个部落交换雨水时,这个雨水就变成了商品。这是因为此次交换是部落与部落的交换,雨水属于部落私有,这时部落就有了拟人属性,雨水就属于这个拟人化部落的私有物,因此雨水就变成了商品。通过上面的分析得出结论,商品是拥有私有化属性的物品,商品交换起源于人类社会化群落建成时。结论有一个前提,人是社会化生物,是以团队组合生存,单个的人无法繁衍。
了解了商品起源,认识到商品是劳动产物,那劳动产物是否都是商品?按马克思的说法,劳动产物不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物品是否用于交换是由什么决定?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劳动产物是否用于交换,取决于物品拥有者的意识。原始人甲打造了一把石刀自用,因为没有用于交换,就不是商品。当乙看上了这把刀,拿出甲不喜欢的兽皮交换,甲因为刀要自用不同意交换,这时这把刀不是商品,但当乙拿出甲喜欢的贝壳,甲马上同意了交换,这时这把刀就变成了商品。在交换过程中,甲和乙的意识都起了作用,对石刀这个物品来说,起决定作用的是甲的意识。结论是,商品是私有化的劳动产物,私有化的劳动产物是否是商品,取决于拥有者的意识。
我们分析出劳动产物拥有者的意识决定了这个物品是否是商品。按照本书理论篇的研究,意识是世界信息投影到人脑,然后被人脑加工产生的信息。那我们就会疑惑,物品拥有人的什么意识会让物品变为商品?我们研究上面甲和乙的交换,乙拥有的兽皮和贝壳被乙拿出来交换,因此属于商品,而甲的石刀一开始不同意交换所以不属于商品,当甲同意交换时,石刀就属于了商品,原因是兽皮对于甲而言没有用或者用途小于石刀,而贝壳对于甲而言用途大于石刀,反之对乙而言石刀的用途要大于兽皮和贝壳。因此我们得出商品交换发生的条件是,物品拥有者对交换物品(自己的物品以及交换对方的物品)对自己的使用价值进行意识评估。当交易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物品使用价值大于自己物品的使用价值时,交易就会发生,物品也就变为了商品。
以上分析,让我们看到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交换的最本质因素。但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对使用价值仅仅定义为物的可用性有待商榷。远古石头被原始人使用打磨成为工具,那么石头就变为有使用价值的物质。可是原始人为什么用石头而不用泥土,不用树枝,自然是因为原始人通过观察,触摸,思考,最后产生的结果。就算原始人从地上捡起一块天然石头,不做任何加工,拿来作为自己的装饰物,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需要原始人的思维劳动。原始社会原始人第一次使用石头之前,石头是没有使用价值的。当第一个原始人开始使用石头,石头就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物质的使用价值不是天生的,只有通过劳动,让物质相关信息进入人的头脑变为意识,物质才能有使用价值。所以物质的使用价值是劳动的产物,但是产生使用价值的劳动是思想劳动,而不是具体劳动。
传统马克思主义对商品的价值概念,是指包含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而我们定义物质的使用价值也是人类劳动,两者有什么区别呢?物质使用价值包含的人类劳动可以是针对特定物质的劳动,也可以是不针对特定物质的人类劳动,我们大部分时候都无法精确的说明特定物质的使用价值,具体是由那些人的那些劳动产生的,而且最根本的是产生物质使用价值的劳动属于思想劳动即意识劳动。物质的使用价值一定包含有社会的广泛思想劳动。
商品通常是一个物,不论是有形物还是无形物。作为物的商品除了物质存在还有信息存在。一个物品的使用价值,是人们对该物的已知信息、而不是未知信息的综合评估。例如石油在古代因没有使用价值不是商品,而在现代因为有重大使用价值就变成了商品。石油这种物质的物理属性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却从无使用价值变得有使用价值,那么什么发生了改变? 是信息改变,是人类所掌握的关于石油的信息发生了改变。一旦人类掌握了石油更深层次的信息,其使用价值就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是如何掌握物质更深层次的信息呢?当然是依靠观察、研究、发明、创造之类的劳动。这些劳动使得人类掌握了物质更多信息,但这些劳动不是特定的和具体的,而是长期的社会化的广泛劳动。
如上所述。我们重新梳理了对商品的认识。用原始部落交易来认识商品,而不是分析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原因就是从形而上思维出发,只有最原始的商品交易才容易认清商品本质,而资本主义的商品交换,是人类社会商品经济数千年发展后的结果,其中包含了人类数千年的商品经济智慧和习惯,其商品交易本质已经被各种行为深度掩盖,展现出纷繁复杂的交易现象,只适合于经济学专家的专业研究,而不利于普通人对商品本质理解。按照新理解我们总结商品有如下新的认识
(一)商品是私有化的劳动产物。商品是经过私有化的劳动产物。劳动产品若没有属主,则劳动产品是不会变为商品的。私有化不单指物品的个人私有化也包括物品的组织私有化。本质上私有化是一种特殊劳动,而这种私有化劳动是私有制的基础,我们后面章节专门分析私有制的时候,会展开对私有化劳动的研究。这里不再赘述。
(二)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物,当劳动产物拥有者产生交换意识时,劳动产物就变成了商品。传统马克思理论阐释了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物。但并没有分析为什么要交换及交换如何产生?我在上文指出交换是发生交换行为的双方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评估,交换行为是两个人或者两个组织之间的行为。但我这里要强调,劳动产物变为商品并不需要交换行为的发生,只要劳动产物拥有者有交换想法,这个劳动产品就变为了商品。举例来说,一个人雕刻了一个石头用于欣赏,当他不想用于交换时,这个石头就只是一个石头,一旦他想将这个石头用于交换时,无论交换是否成功,石头已经变成了商品。
(三)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中相关综合信息量的体现。传统马克思理论认为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物质,就是商品的价值。引入价值概念,是因为马克思认为,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进行交换时,用使用价值衡量各自商品的交换价值不可行,所以才用价值作为使用价值交换的“中间物”。对此概念我是认同的,但传统马克思理论认为价值由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我却有不同看法。我认为价值既然是使用价值交换中表现出的共同物质,那就要深思交换中共同物质有哪些,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实产生了商品价值的很大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生产某种使用价值需要花费时间,但是商品价值绝不仅仅由生产时间组成,商品价值作为使用价值交换的衡量量,其实是由很多因素形成的。例如汽油生产的工业方法稳定后,其社会生产必要劳动时间就较为稳定,但是当电力汽车大行其道时,汽油的使用价值下降,会让作为交换中间物的价值也下降,这就形成了矛盾,汽油的价值不仅仅与生产汽油的必要劳动时间有关,还与汽油的使用价值的大小有关。汽油的使用价值大小其实是与供需信息有极大的关联,那价值也与供需信息有关。价值作为使用价值的中间物存在,与生产商品的社会生产力成反比,与使用价值成正比。时间是空间这种物质的一种量度信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是一种信息,商品供需关系同样是一种信息,所以我说商品价值是交换中相关综合信息量的体现。
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时,授课老师告诉我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我当时就有疑问,价格不是围绕供需波动吗? 为什么会围绕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时间波动?虽然老师给我分析了原因也不能说服我。但是现在按照新的理解我就明了,价格确实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是价值并不是仅仅由社会必要生产时间形成,还包用户喜好、原料供应、上下游产业链、相关商品技术进步信息等等多重影响商品供需的综合信息共同构成。
(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广泛社会化的思想劳动和生产劳动共同创造的有用性。《资本论》: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传统马克思理论认为“具体劳动创造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马克思认为具体的劳动创造出有使用价值的物,所以确认使用价值是具体劳动创造的。对于具体劳动这个含义是认为只有通过生产创造出具体的物,才使得物有了使用价值。但是我在上文的分析中已经提出,生产劳动一定在思想劳动之后,必须先有思想劳动然后才有具体的生产劳动,因此使用价值是思想劳动与生产劳动共同创造的,而不是由单一的具体生产劳动创造。
(五)商品对应的物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马克思因为受时代所限,其讨论的商品基本都是有形商品,没有讨论过无形商品。事实上无形商品与有形商品是完全一样的。例如舞蹈、音乐、影视、电子游戏等等,都可以算作无形商品。由人表演的舞蹈带给观看者心情愉悦,观看者用货币或实物交换人肢体展现的美,舞蹈者用无形的美带来的欢愉,交换了有形的货币或实物,这个交换过程中无形商品与有形商品依然符合本文论述的商品概念。
综上所述,我们讨论了商品的各种基本概念,这些概念表述与《资本论》中的商品概念虽略有不同,但也并未颠覆。那我们为什么要重新认识商品概念呢?因为我们后面要讨论的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依托于商品本质。所以只有深刻理解商品本质,才能更好的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通过分析商品的属性,我们认识到商品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或者可以说无论是有形商品、还是无形商品都是人类劳动的凝聚。人类社会的商品交换实际交换的就是人类劳动。
商品经济概念
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被称为商品社会,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对于商品经济传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是一种简单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不同于专家学者对商品经济的研究,普通老百姓对商品经济占主体的商品社会是深恶痛绝,却又不得不深陷其中。歌手郑钧在歌曲《商品社会》中唱到:“商品社会,*的社会,商品社会,令人疯狂的社会,商品社会,没有怜悯的社会......”。人们在商品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中,体会到的都是*、疯狂和冷漠。因为对商品社会的厌恶造成了人们对商品经济的厌恶。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批判:非正义的剥削、因异化而丧失的自由、金钱式的量化、非理性以及现代的野蛮状态。但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丑恶是商品经济本质丑恶,还是资本主义社会扭曲了商品经济的本质?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要重新认识商品经济的本质。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交换的是商品。根据上文商品概念,商品交换指的是交换使用价值,而使用价值的本质是劳动,所以我们可以说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以交换劳动为目的。既然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交换劳动,而劳动既不疯狂、也不邪恶,那为什么交换劳动就会变得那么丑恶呢?传统马克思理论中交换是围绕商品价值等价交换,若我们仔细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五大批判,就可以看出所有批判都是围绕商品交换中不等价交换所带来的丑恶。那我们就要扪心自问,资本主义社会中为什么商品交换不是等价的?理论上不是说资本主义商品交换是由商品内部价值作为交换价值的评估量吗?大量的、自发的市场行为,不是应该逐渐的将交换过程变得趋于围绕商品价值波动的等价交换吗?
本书中所有问题都可应用理论篇中的溯源公理来推导。我们尝试着推导一下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主体是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的主体是商品,商品的价值内涵就是商品交换中综合信息的体现,而所有信息的体现主体就是人。商品交换信息最终都要体现在商品交换中商品拥有人的意识中,并且在商品概念中,我们也反复提到,商品拥有人意识对于劳动产物转换为商品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一系列推导,我们可以这么说具体的商品交换是围绕商品拥有人的意识展开的。既然商品交换是围绕人的意识展开,那么商品经济或者说商品社会主要体现是人的本性。通过这一轮推导,我们推导出商品经济(商品社会)的丑恶来源于人的本性,而不是商品经济本身。
商品经济的丑恶来源于人的本性这个结论让人难以接受。本书理论篇人的本性中指出,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在商品交换中,人的本性会发挥作用。在当今商品社会中,商品交换双方为了获得最大利益,会使用本能商品交换规则:商品交换双方想尽一切办法掩盖自己商品价值的真实信息,同时尽量获取对方商品真实价值信息,以便实现在交换中通过虚假信息用最少劳动换取最多劳动。本能商品交换基本规则,是基于个人利益最大化,但这样的交换属于非等价交换,交换中一方获利,另外一方必然利益受损,交换双方通过损害对方利益,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依据本能交换规则执行的交换就是不等价交换。若说人类的善起源于等价交换,那不等价交换则是人类社会一切恶行的根源。
本能是指人类按照习惯和直觉,而不是依据深入思考采取行动。按照一般人理解,本能似乎更加贴近人的本性,所以看上去这真是一个让人伤心的结论,证明了人的本性就是恶之源。但是若我们能够沉下心认真思考,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刚刚出现商品交换时,交换都是在部落内部发生,部落成员依据本能交换物品采用的是等价交换而非如今社会的不等价交换。这让我们困惑,为何人类社会经过了上万年的发展,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后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商品交换本能从等价变为不等价,从善变为了恶,这种变化是否有更深刻的内在原因?人的本能会随着行为习惯而改变,但人的本性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在人本性不变前提下,行为习惯改变的内在原因。
人类的思想会被明显的、直接的现象所影响,这是因为思考需要先收集外部信息,然后再用大脑思考。外部信息是事物内在真实信息包裹各种外衣后的显现,所以人若满足于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鼻子嗅到、舌头尝到、皮肤触到的信息,而不学习深入思考,那就永远也不可能触碰真理。旁观商品交换在人类社会中行为改变的过程,会发现等价交换发生在原始社会初始阶段,且在部落内部发生,而不等价交换开始于部落间或超大部落内的交换。我是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呢?当然是我用思想实验做了模拟。下面我说一下思想实验过程。
原始社会A部落中善于加工石头的甲捡到了一块石头,打造成非常漂亮的项链,而另一位成员乙捡到了另外一个块更加漂亮的石头,乙不会打造项链,希望用这块石头换甲的项链,交换时因为一块石头换项链价值不相等,所以乙又增加了两块漂亮的贝壳。乙在交换物品时尽可能让物品价值相等是乙的本能。这样的部落都是从小型部落发展起来,部落族长和长老一直教导成员之间一定要公平交换,不允许成员之间抢夺私有物品或用武力强制用低价值物品交换他人高价值物品。这种要求一代一代沿袭形成了习惯,最终成为交换物品本能。在原始社会残酷的环境下存活,为了保护部落整体利益。只有在部落内部保持等价交换才能最大的保证部落内的稳定和部落发展,这是部落的整体利益也是涉及每个成员的利益。
A部落拥有一种特别坚硬的石头,可以用来打造最好的矛枪,另外一个B部落准备用贝壳向A部落提出交换。部落之间交换物品时,通常一块石头换一个贝壳。但是A部落拥有的坚硬石头很稀少,附近只有A部落领地内有发现,所以A部落要求一个石头用三个贝壳换。但A部落不告诉其他部落,在其领地内一个地穴中发现有大量的这种特殊石头,A部落严格保密了这个信息,因为怕周围部落知道后,发起战争来争夺,同时隐藏石头数量信息也可以确保交换时抬高价值。B部落也有自己的秘密,他们的领地内最新发现的一个隐蔽土坡埋着大量贝壳,为了保证自己贝壳的价值B部落也严格保守这个秘密。双方对一个石头换三个贝壳都很满意,因为双方通过隐藏自己物品的劳动价值远低于其他部落同等物品劳动价值,实现了自己认为的不等价交换,都认为自己部落争取到了超额利益。
认真思考这两个实验,并将自己代入实验环境,不断调整实验参数,体会实验中的实验对象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最终我们可以得出等价交换都发生在小型部落内部,而一旦部落变大或者交换发生在部落之间,其交换就变为了不等价交换。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就在于信息的传递。原始社会的小型部落里,所有成员间很难掩藏信息,物品交换对所有成员处于透明状态,在信息透明的小型部落中,任何不等价交易的发生,都会立即被所有人获知。那些在交换中获利的人,就会被其他人排斥,因为他能占一个成员的便宜,就必然会占其他人的便宜,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所有人都会团结起来排斥获利者,造成团队的不稳定。族长要么驱逐这个人,要么压制这个人,总之一定会采取措施确保部落内部交换的等价性。
当交换发生在不同部落之间时,一开始也会遵循等价交换的本能,但是当部落获得特殊利益,例如阴暗洞穴中坚硬的石头,或者隐秘土坡下的贝壳时,出于趋利和避害的本性,这些部落会隐藏这些信息,而隐藏信息必然会在与其他部落交换中获得超额利益,一旦部落通过隐藏信息获得超额利益,那么很快就会形成习惯和本能,部落间交换就会从被动隐藏信息变为主动掩盖或者提供假信息来实现不等价交换,长此以往,不等价交换就会成为部落间交换的本能。当部落变大,例如成员超过百人时,在这样的大部落中,无法确保成员间交换信息的透明,那么传统的等价交换,随着某个人开始隐藏信息获利而没有受到惩罚,逐渐就会渐渐的影响到整个部落,最终发展成为每一人都会通过隐藏信息来实现交换中获利。
我们的思想实验和分析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商品经济的本质就是商品交换,交换双方会选择最符合人本性的交易规则,当等价交换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时人们就会选择等价交换,当不等价交换能够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时,人们就会选择不等价交换。换一种说法描述,当交易信息透明时,双方会采用等价交换规则,当交换双方信息不透明时,为了此次交换自己能获得更多利益,交换双方都会采用不等价交换规则。所以商品经济行为的表现都是人趋利避害本性导致的结果。马克思曾说过:“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现在我们就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因为资本的内里全是信息的隐藏和欺骗,所以它的毛孔才滴血和肮脏的东西。
人类从原始社会小部落发展成为大部落、再到部落联盟,最终形成国家,国家形态的社会发展又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如今的后资本主义时代。总结商品经济的发展,是经济行为从简单向复杂发展的一个过程,越复杂的经济行为信息的透明越难以实现,因此人类的商品交换是从等价交换开始逐渐向不等价交换发展,而且随着社会发展,通过掩盖真实信息让不等价交换带来更多的利益成为常态,掩盖信息的手段也随着社会发展同步发展。到了今天我们可以说,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不等价交换已经发展到了极致。不等价交换损害的是交换一方的利益,而每一次交换,总有一方利益被损害。某次交换的获利方,可能就是下一次交换的受害方,整个社会商品交易次数越频繁、参与交易的人越多,整个人类社会受到的利益损害就越大。
以等价交换为主的商品经济出现于原始社会早期,随着原始社会发展到末期,以不等价交换为主的商品经济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不占主导地位。这一阶段的经济以个体生产为基础而不以商品经济为主体,是一种简单的不等价交换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社会, 商品经济才发展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不等价交换商品经济得以充分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从实业形态走向金融形态,不等价交换商品经济的主要交换商品由实物转变为金融虚拟产品。金融虚拟产品的信息自带隐藏属性天然难以被人理解,更容易让交易成为单方获利,特别是金融杠杆的叠加,在带来高额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高额风险,围绕这些交易,人类所有丑恶心理都被激发出来,丑恶行为展露无疑。
中国古话说物极必反。无奸不商、无商不奸,要获得超额利益必然要掩盖真实信息,而当虚假信息在商品经济中盛行时,整个社会道德沦丧、人性扭曲,商品经济带来的各种丑恶行为已经无法支持人类社会继续向前发展。当不等价交换让少数人通过交易获得海量利益时,不等价交换伤害的是整个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这种丑恶的不等价商品经济已经走向末路,必然要回归社会主义等价交换道路。社会主义是采用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从商品经济原理上说按劳分配也属于等价交换。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就是等价交换商品经济,只有采用等价交换的商品经济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在本书后续章节讨论社会主义经济逻辑时,再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采用何种模式实现等价交换。
货币的未来
商品经济的实质就是商品交换,以物易物不利于商品交换,所以原始社会的商品交易中就出现了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后产生了货币。传统马克思理论认为,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商品价值只能在交换过程中体现,在交换过程中如何来体现商品价值呢?那就必须有一种所谓的价值形式,也就是一般等价物,所以随着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商品的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货币。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而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中,货币职能的产生和扩大同商品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货币具备有具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马克思对货币的观点,我大部分是认同的。我认为需要补充的是货币的组织信用属性。所谓货币的组织信用属性,是说货币一定是由组织信用做保证的,没有组织信用支持的一般等价物不会成为货币。商品经济刚开始时,使用商品当做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需要产生货币时,是从当时的一般等价物中选择最合适作为货币的特殊商品。此时的货币是商品,符合马克思说的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个论点,又因为货币是商品拥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属性,所以货币组织信用特点不明显。但随着社会组织结构的发展,货币的组织信用属性越来越明显,特别是纸质货币发行后,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经不再拥有商品属性。结论是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可以是商品也可以不是商品,但由组织信用担保的一般等价物才能成为货币。
在原始社末期有了货币,但那时商品经济并不发达,货币的使用不普遍也不规范,直到人类社会建立了国家这种组织形式,货币由国家信用背书才得到极大发展。货币表面是通过政府法律来支持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流通,深层原因却是依靠国家实力支持的国家信用。因为信用不是实物,而属于信息产物。信用依靠人的意识决定。若个人意识不重视信用,则周围人就会不信任这个人。若国家领导层的意识不重视信用,则会让其他国家不信任这个国家,进而延伸到不信任这个国家发行的货币。
今年某位阿根廷总统竞选人在竞选时说:阿根廷比索是比肥料都不如的垃圾。说这话是因为他看出阿根廷政府不遵守信用随意发放货币,而货币没有了国家信用支持如同废纸。同时这位竞选人还鼓吹:放弃本国货币,使用美元替代比索。背后原因也因为美国自建国以来的二百多年,国家实力强大且政府在信用上相对靠谱,连带货币也得到信任。但是信用作为人意识行为的衍生物,真能通过人的过往行为判断吗?要研究信用本质需要用本书第一篇中的各种原理进行思想实验推导,因为本书是做马克思理论修正,因此不在信用本质上做展开探讨,只做简单结论。信用是人意识指导行为的展现,而人的意识是头脑对收集到的周围环境信息加工后的结果。所以人的意识总会受到周围信息的影响,因此信用也并不稳定,同样会受周围环境信息影响。
因为信用是人意识行为的结果并不稳定。所以新一届阿根廷政府未必不能坚守政府信用保证比索币值稳定,而美国政府也未必因为二百多年的良好信用,而能保证明年就不会信用*导致美元成为废纸。在当今金融资本主义盛行时代,货币已经脱离了商品属性几乎完全依赖于信用。商品货币拥有自身价值,不利于金融资本操纵,所以金、银贵金属这种带有商品属性一般等价物逐渐退出了货币领域,商品经济中的流通领域完全采用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时,其内含价值是由信用来约定。
国际贸易高速发展,因国家信用缺乏保证,各国间贸易往来迫切需要一种国际币,因着国家实力以及石油贸易用美元结算,最终美元在上世纪70年代发展成为了国际货币。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后,美国享受到了巨大的利益。货物在国际间流动,货物卖出换回美元,拿回国内时需要再用美元兑换本国货币。买入货物时要先用本国货币兑换美元,再用美元购买货物。因此国际贸易中无论买卖,都需要美元与各国货币进行汇兑,而货币的汇兑过程中就相当于一次商品交易,又因为这种交易无法做到信息完全及时、公开和透明,所以货币汇兑属于不平等交换,而获利方总是属于发行国际货币的国家。
本章节讨论货币,并不是想研究货币的概念。如今的经济学家对货币研究的非常深入,对于国际货币也早就提出了很多见解。我对经济学一窍不通,但是从哲学形而上思维出发,却可以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探讨一下货币的未来。
未来货币是什么样子,换个角度说资本主义货币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货币会是什么样的呢?遇到这样难解问题时,我们需要回溯过去,从最初产生问题的原因上想办法。根据上文我们对货币的认识,我们总结出货币产生时就存在的两个属性:1、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属性;2、货币依靠组织信用支持属性。仔细分析这两个属性,会发现这两个属性并非是孤立存在的,他们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属性是指货币的内含价值,是货币存在的基础和本质。而组织信用对货币的支持属性,就是指组织信用对货币内含价值的支持。
认清楚货币属性,我们就发现保证货币承担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关键,组织信用是用来确保货币一般等价物属性的。货币是商品时,依靠商品价值承担商品交换中一般等价物的交换价值。但是货币信用化之后,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只能依靠组织信用,一旦组织信用不稳定货币币值也就不稳定了。国家对内可以通过超额发放货币从民众手中攫取财富,国际贸易时掌握国际货币发行权的国家,更加可以利用超发货币攫取世界民众手中的财富。这种超发货币实际上就是用信用交换财富,而不是用劳动交换财富,属于典型的不等价交换。发行货币的国家为了通过不等价交换获利就是货币币值不稳定的根源。
面对货币币值不稳定的问题,世界各国经济学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上世纪6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耶克的《货币的非国家化》,核心思想就是主张将货币的发行权下放到更多的市场实体手中,以避免政府滥用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和风险。这个提议得到不少经济学家的支持。本世纪初中本聪搞出了比特币,初步从技术上实现了货币的去中心化(非国家化),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特别提款权,也是通过货币篮子来降低单一组织信用波动风险。
哈耶克看到了货币价值由组织信用约定带来的弊端,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组织信用是可以完全信任的。所以哈耶克是希望通过将单一组织信用,分散到多个组织,由多组织共同支持信用来降低单一组织信用波动的风险。是的,哈耶克的梦想是降低而不是完全避免,因为多组织信用也有可能存在*的一天。国际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篮子货币降低单一组织信用风险的道理与哈耶克相同。比特币用区块链技术来替代组织信用,引起了众人欢呼,很多人相信从此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就将成为国际货币,但是这两天以巴冲突爆发,以色列要求币安公司(可以理解为比特币银行)冻结哈马斯的比特币时,大家就看清楚了,技术信用依然受到当前世界政治组织的制约,技术并不能超脱组织信用。所以比特币无论是用热钱包还是冷钱包,单纯依靠技术手段无法避免货币信用*的风险。
各国经济学家都在积极寻找货币币值稳定的方案,但因形而下科学思维盛行,大家习惯把货币问题切割细化研究,切割下来就是大家发现要想解决货币币值问题,一定要确保政府信用,但是遗憾的是政府信用却无法保证,这就造成所有解决方案都存在局限性。那本书如何思考解决这个问题呢?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回溯到货币诞生源头,分析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货币?若我们认真想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并不需要货币,我们需要的是一般等价物。因为普通的一般等价物内含价值混乱,不利于商品交易,因此有实力的组织定义了一种一般等价物为货币,并通过组织信用强制对货币内含价值进行了定义。所以追溯根源商品经济并不需要货币本身,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用才是人类商品经济需要的。
货币的一般等价物作用如何体现?在原始社会,一般等价物就是与其他商品交换的比例,例如一般等价物是贝壳,那就是一张羊皮能够兑换多少贝壳,一只石矛能够兑换多少贝壳,凡此等等通过贝壳这个中间物,就能够让各种商品之间形成兑换关系。这种兑换关系在没有货币时,是根据部落生存环境自然产生的。国家建立后,货币与商品的对应关系是由国家信用来认定,国家信用是如何认定这种对应关系呢?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是通过发行货币的数量,货币发行少,货币兑换价值就好,货币发行多,货币兑换价值多。货币发行的多少,全都掌握在国家手中,所有的国家都会制定货币发行规则,但这些发行规则只能起到一定制约作用。缺乏信用的国家,总是会轻易突破这些规则,超额发行货币。
我们既然只希望使用货币的等价物属性,我们是否可以让货币与商品的兑换比例固定,让国家发行货币数量以固定货币与商品兑换比例为发行规则。经济学家张五常很早就提出了这个方案。他的方案建议按照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商品与货币的对价为锚,建立一篮子的商品与货币对价,人民银行也按照这一篮子对价为锚实施货币发行和回收。作为著名经济学家,他对这个货币方案非常得意,认为该方案能够彻底解决货币币值稳定问题,而且一旦采用这个方案,人民银行的货币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简单。对人民银行不采纳他的建议,他痛斥其为了自身利益(这个方案会将人民银行的权利变小),而放弃国家大的利益。
张五常的方案比特别提款权更接近货币本质。用一篮子商品与货币对价为锚比用一篮子货币为锚更能够体现货币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那张五常的方案好不好呢?我的评价是过于理想化。 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来做商品与货币对价,想当然一是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作为公开市场,市场中的商品价格透明,可以避免政府直接干预价格。现实是当今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并不是一个真正稳定、透明的市场,会受到各种金融资本势力的操控。后面章节谈到金融的时候会对此有更深入分析。想当然二是政府货币发行规则受公开市场限制,防范了货币发行被政府操控解决了政府信用波动问题。现实是政府放弃掌控货币发行,其实就是放弃货币不等价获利权利,当今没有任何国家的政府会同意放弃这种权利。张五常的建议就算人行同意,国家也不会同意。
在本书中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分类时,已经明确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就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原则在商品经济中体现的就是等价交换。资本主义分配原则就是用资本获取剩余价值(超额利益),资本主义分配原则在商品经济中体现的就是不等价交换。货币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满足社会基本分配原则。因为资本主义社会政府运作规则就是不等价交换,那货币在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体现不等价交换。未来货币的发展方向就是币值稳定和等价交换,这些货币等价交换原则,只能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体现。未来即社会主义货币方案,我认为就是张五常货币方案的优化。
未来货币的想象。首先要存在一个公开、公平全球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以多个商品组合与某国的货币对价为锚,该国的货币以这个锚为基准进行货币发行或回收。这个锚中的商品组合会根据人类社会商品的实际情况,经常性的公开调整。该货币币值将是稳定的,并且能够避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该货币一定会成为国际货币。
以上对未来货币描述是理想化的。一个国家要实现这样的货币需要三个先决条件。一是建立一个全新运作规则的全球化大宗交易市场(后面涉及金融的章节中会有更多探讨);二是需要高效运行的全球信息网络(网络一定要覆盖主要商品生产国);三是发行货币国家的商品经济主体奉行社会主义等价交换原则(具体内容见后面章节中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短期看这三个条件不可能达到,但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交易规模越来越占据贸易主体,资本对世界人民的剥削(不等价交换)越来越过分,世界人民的反抗越来越激烈,资本主义逐渐走向自己的坟墓。随着信息科技高速发展,我预计这三个条件在五十年内可以部分实现,那时完全满足社会主义规则的货币可能不会出现,但满足部分条件接近社会主义规则的货币是一定会出现的,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
本章讨论了商品和货币,从基础原理去推导商品、商品经济和货币的本质,以及这些概念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不同表象。以前我们常常认为现象就是本质,但是经过本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事物的本质从来不会变化,变化的是表象,而表象是本质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不同,体现出来的现象。这个叫做人类社会事务发展基本规律。这个道理非常重要贯穿本书务必牢记。
----------------------------------------------------
最后再说一下货币的未来。货币现在已经从纸质货币发展到电子货币,正在向数字货币发展,但是无论货币的表象是什么,货币等价物的本质不会改变,货币需要组织信用支持的基本属性也不会改变。若认真分析上文讨论的货币社会主义方案已经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中货币方案中的组织信用属性已经弱化。社会主义政府的信用极高,因为政府采用等价交换原则,没有通过破坏货币发行规则获利的意愿,所以货币的组织信用属性就会弱化。当未来社会主义走向共产主义时,国家会逐渐消亡,货币没有了组织信用支持会如何? 其实不用担心,一旦国家消亡,货币其实也会消亡,但是货币消亡并不代表一般等价物会消亡,那时共产主义全球化的数字化一般等价物会替代货币的职能。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事实,货币的发展就像一个螺旋的圆,在原始社会初始商品经济没有货币时采用一般等价物,发展到国家出现有了商品货币,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商品货币又变为信用货币,信用货币发展到极致,最终又回归到一般等价物的状态。商品经济的发展也是如此,最初的等价交换,发展为不等价交换,然后发展为超级不等价交换,最后又回归到等价交换。这种事物发展螺旋状的圆不仅仅是货币和商品经济符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符合。产生这样的根源就是人类社会事物发展基本规律
本章讨论货币未来只讨论到社会主义货币,没有再深入研讨共产主义货币,是因为共产主义社会货币已经消失。完全的社会主义货币出现可能是上百年以后的事,我们还是化更大精力关注百年之内全球社会主义大变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