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品是指满足物质和文化方面消费需求的物品。市场上提供的种种有关衣食住行方面的产品或劳务,如家电、食品、理发等都可以称为消费品。而人们通过消费品满足自身*的经济行为就是消费。
根据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消费品可以分为便利品。选购品、特殊品三类
(1)便利品。又称日用品,是指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需重复购买的商品,诸如粮食、饮料、肥皂、洗衣粉等。消费者在购买这类商品时,一般不愿意花很多时间比较价格和质量,愿意接受其他任何代用品。因此,便利品的生产和销售,一般具有分销的广泛性,经销网点遍布城乡各地,以便消费者能及时就近购买。
(2)选购品。质价格比便利店要贵,消费者购买时愿意花较多时间对许多商品进行比较之后才决定购买的商品,如服装、家电等。消费者在购买前,对这类商品了解不多,因而在决定购买前总是要对同一类型的产品从价格、款式、质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因此,选购品的销售网点一般都设在商业网点较多的商业区,并将同类产品销售点相对集中,以便顾客进行比较和选择。
(3)特殊品。指消费者对其特殊偏好并愿意花较多时间去购买的商品,如电视机、电冰箱、化妆品等。消费者在购买前对这些商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偏爱特定的品牌和商标,不愿接受代用品。为此,企业应注意争创名牌产品,以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要加强广告宣传,扩大本企业产品的知名度,同时要切实做好销售服务和维修工作。
基础消费品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的所吃、所穿、所用包含了各种各样的消费品。如果基础消费品一旦短缺,人们生活将会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
前苏联解体前。基础消费短缺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主要人口聚居区也如此。这些商品在一些大城市偶尔得依靠配给供应。在分析前苏联消费品短缺的时候,并不是每一件可以看到商品就一定能以它们的标价买到。例如,在迎接许多外国游客的莫斯科和列宁格勒,供应就比全国其他地方好得多,直到19世纪80年代末,那里还没出现过实物配给。类似的,在一座小城市,国营商店货架上展示的商品仅仅意味着它们用来配给的,不能随意购买。在大多数情况下,短缺就意味着空空的货架和长长的排队。到19世纪80年代末,短缺更严重了。到1991年末苏联解体的时候,几乎每一种食品都得配给。非配给消费品事实上已经在国营商店消失了。尽管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的非国营商店部分缓解了消费品短缺,但非国营商店的商品价格比国营商店的高出5到10倍,普通人无力承受。可以说,消费品供应的问题是造成前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消费品市场上供应的各类消费品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于是,除了基础消费品外,奢侈品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消费青睐。
奢侈品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在经济学上讲,指的是价值与品质的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奢侈品又是指无形价值与有形价值的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从经济意义上看,奢侈品实质上是一种高档消费行为,本身并无褒贬之分。
简单来说,人类追求奢侈品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动机:
(1)富贵的象征,奢侈品是贵族阶层的物品,它是贵族形象的代表,如今,虽然社会民主了,但人们的“富贵观”并未改变。“劳斯莱斯”汽车就是贵族车的象征。
(2)看上去就好,奢侈品的高级性应当是看得见的。正因为人们对其奢华“显而易见”,它才能为主人带来荣耀。所以说,奢侈品理当提供出来更多的“可见价值”——让人看上去就感到好。那些购买奢侈品的人完全不是在追求实用价值,而是在追求全人类“最好”的感觉。
(3)个性化。正是因为商品的个性化,才为人们的购买创造的理由,也正因为奢侈品的个性化很不象大众品,才更显示出其珍贵的价值。
(4)距离感。作为奢侈品必须创制造望洋兴叹的感觉。在市场定位上,奢侈品就是为少数“富贵人”服务的。因此,要维护目标客户的优越感,就要使大众与他们产生距离感,奢侈品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据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
对于人的消费而言,维持和延续人体基本生存的生活资料属于必需的消费品,如满足人体新陈代谢所需的食物、满足人们保暖的住房等。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生成资料标准与范围也不相同。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必需消费品的种类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而满足人的高级享受需要的消费品就是奢侈消费品,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奢侈消费品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阶段是设奢侈消费品,随着经济发展就有可能转化为必需消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