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气象灾害,很多人可能会回想起今年夏天南方许多省份发生的暴雨、洪水灾害,这次气象灾害影响了很多人的生活。
那么,像暴雨等各种气象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气象新闻里总是说“百年一遇”?除了洪水,暴雨还会导致哪些次生灾害呢?目前的气象预报准吗,它又是如何帮助预防自然灾害的?
在10月13日“国际减灾日”特别直播中,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研究员江滢和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中心副主任杨昆对此进行了精彩介绍。
01.
暴雨是怎么形成的?水汽被山坡等地形抬升遇冷时产生
据江滢介绍,暴雨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但主要有两个条件促成了暴雨的发生:一个是持续降水导致水汽源源不断的供应;另一个是大气遇到山坡等地形时被迫抬升,使得水汽温度降低,更容易凝结,云朵无法承受重量,于是降落成雨。
今年一方面由于水汽供应比较充足,另一方面有副热带高压始终维持,冷暖空气对接的地区始终维持,水汽抬升的时间又是持续的,所以出现了持续降雨,结果就容易发生暴雨、洪涝之类的灾害。
今年属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在南方出现了如此高强度的暴雨和洪水。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说,这类气象灾害实际上每年都有,它们发生在不同地区,强度和范围呈现出不同特征,缺乏规律可循。
反之如果气象活动非常有规律的话,那么气象预报就变得非常容易了,大家也就不会经常抱怨天气预报不准确了。
02.
气象预报准吗?“两三天的气象预报已经非常准确”
江滢说,事实上,随着气象科技的发展,加上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平台发展,我们对于明天甚至未来两三天的气象预报已经非常准确了。天气预报如果说有降雨,雨水可能来的迟一点,或者降雨位置会稍微偏一点,难免会出现偏差,但从总体来评判,如果天气预报说有雨,那就八九不离十了,这种情况下大家还是应该带伞的。
比如前段时间预报说北京会有暴雨,结果上午没下,但是后来还是下雨了。所以说预报具体的时间点可能不那么准,但是在一天的范围内,整体来讲还是比较准的。
主持人张宇识开玩笑说,如果要求那么准,就有点像《西游记》里讲的,龙王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江滢笑称,这是气象工作者努力的目标。
现在我们国家科技发展很快,已经发射了好几颗气象卫星。如果要监测台风或者其他气象活动,卫星云图是非常准确的,此外还有遥感、雷达。比如暴雨要来了,有些人会学着看雷达拼图,能看到云系的移动,它有一个大概的速度和强度,然后自己都可以判断,降水带离自己还有多远。
目前的气象服务针对每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点欠缺,但是一旦跟大家共享了这些信息,每个人就可以根据自己千差万别的需求,做出粗略的判断。
03.
为什么总说“百年一遇”?这个问题主要分成三个方面
那么,降雨是否存在一个长期规律?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我们总是遇上“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呢?
对此,水利部杨昆介绍说,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信息发达,以前,对一个地方确实是百年不遇的灾害,如今一听新闻,就感觉好像这里那里都遇到了百年不遇的灾害,其实这些并不是同一个地方。
我们国家比较大,有两千多个县,一年里面,如果每个县有1%的几率遭遇一个百年不遇的事件,那么两千多个县中至少有几十个县会发生百年一遇的灾害事件。
现在经常听到百年不遇或者千年不遇这样的数据,从科学的观点看来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某一个地方,就很少说这个地方今年发生一个百年不遇,明年发生一个千年不遇的事件,这个概率是非常低的。
另一方面,这可能是因为引用的数据序列错了。事实上不管是气象还是水利行业,我们建监测站的历史都还比较短。我们建国也才70多年,在建国以前,记载超过100年的气象站、水文站都很少,所以有长序列记载的数据也很少。
现在大家喜欢大数据,实际上这些数据序列是不足以支持说“百年一遇”“千年一遇”的,有可能这个是不太真实的数据,它里面有缺陷。
但是总的来说,有超过百年历史的气象站、水文站,它的数据序列确实是比较真实可靠,具有说服力、科学性。
另外,从气象方面来说,有6小时、12小时、24小时或者3天这样的频率序列,从水文水利方面来说,它也有流量、水位等各种各样的指标,有时候是百年一遇的流量,有时候是百年一遇的水位,这些指标有时候会互相矛盾,百年一遇的降雨导致了50年一遇的洪水,或者导致了200年一遇的洪水。这里有不同的频率,有很大的差别,有时候非专业人士一听容易搞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