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爱用九九隆冬形容一年中严寒期的到来,从冬至的“一九”开始也就进入深冬了。虽说冬至日(“一九”的开始日)的当天,黑夜最长,过了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开始从南半球的最南端逐渐北移,天气趋势是应该逐渐转暖,可是人们却感觉天气越来越冷,刚好印证了一句古老的谚语:“冬至不过,不寒”,冬至15天都过了,才临近了“三九”的门槛。
人们常说“冷在三九”。“三九”是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约在1月中下旬。在吉林:“三九四九冻死狗”,在华北:“三九四九冰上走”,在江苏:“三九四九冻得索索抖” 。三九、四九常在农历腊月初,所以又有“进了腊月门,冻死一家人”、“腊七腊八,出门冻煞”的说法。
为什么“三九四九”才是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呢? 这要从当时地面白天吸收热量和夜间散发热量的多少来看,冬至前地球散发的热量小于吸收的热量,略有积存。冬至日过后,虽说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但离我们北半球还是很远,夜仍长于昼,此时地面得到的热量还是少,散发的热量相对还是多,仍然是“入不敷出”, 所以气温还在下降。
即便到了“三九四九”时期,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的热量仍然少,地面散发的热量还是多于吸收的热量,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仍在继续降低,当地面吸收到的太阳热量几乎等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气温也就达到了最冷的程度。
“九九歌”唱到:“五九六九沿河望柳”,可见北半球一般来说,一年中的温度低到最低点后,开始在“五九、六九”出现转折了,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多于地面散失的热量,地面气温也就开始逐步一点点回升。
“九九歌”反映了一年中由较冷到最冷又开始回暖的过程,其中“三九四九”所反映的的物候现象,刚好体现出“三九四九”是我国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 来源:华风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