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球友总是在纠结自己的技术动作是否正确,学学这个,学学那个,不停地学习高手们的打球动作,学来学去也不知道自己学到的技术动作到底怎么样。其实,打乒乓球没有所谓的标准动作,只有适合自己打球习惯的发力方式。今天我们来看一下到底什么才是合理的发力方式。
所有的打球技术动作,一个是为了让打球时能够很好地发力,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把力量打球;二是为了能更好地把力量控制住,做到收放自如;三是能做到打球发力时身体的舒展和放松,不会伤到各个关节。做到这些,对一个打球的人来说才是最合理的,适合他自己的打球动作。
一、如何更好发力?要想更好、更自然、更充分地发力,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分为两个发力点,一个是来自身体重心,一个是手臂手腕手指。
身体重心的力量要想用出来,就得靠腰、腿和胯的力量传导,靠转腰、蹬腿和顶胯去发力,只要做到一点就能用上重心的力量。
体会这几个动作都一样,先不要去管什么重心转换这个概念,而是要在练习时主要体会一下扭腰、蹬地和顶胯时力量从下往上的暗暗传导,也许这个过程很微弱,很短暂,但如果你找不到,即便扭、蹬、顶的动作幅度做得很大,你还是没有利用上重心的力量,这样的话就是有其表而无其里,看着挺像模像样,其实并不实用。
手臂手腕手指发力是辅助的,千万别与身体重心发力搞颠倒了。重心力量用上了,我们才能顺势去加速挥大臂、收小臂、收紧手腕手指。如果只是这样,没有用上重心力量,那十有八九是打不出质量的,打球力量没有根,看似动作很大,其实力量很小。
二、如何做到动作舒展说到打球动作舒展,就不得不说站位,首先站位得符合发力规律。比如你站得很直,两腿没有分开,也没有弯曲,那还怎么去向下蹬地;上半身如果不是保持向前倾,而是挺直的,那只要一击球,必然会出现身体后仰,即便不后仰,也是向上发力,打出的球出界的会很多。
不是说要保持两腿分开分多宽,双腿弯曲到多少度,身体前倾到什么程度,关键是要体会这样的站位是否利于由下向上传导力量,由后向前发力。
我们站位离台的距离也不是说脚距离球台多少厘米是标准的,而是结合每个人的身高臂长,能舒服地击球。接发球时一般是保持基本站姿后,拍头距离球台有半个拍子,保持握拍高于台面;发球时身体侧对并贴近球台。正手攻球与正手拉球相比站位要靠前,寻找球的高点,拉球稍靠后,找下降期多一点。
大臂与身体的距离也很重要,不是说大臂要与身体夹角必须保持多大才是对的,只要便于与身体保持一体,重心能发出力就可以。有的人干脆是夹着大臂的,虽然看着有点别扭,但他的发力和击球都很稳定,那对他来说同样是合理的动作。
三、如何控制好力度打乒乓球并不是一味追求能打出多大力量,而是要做到收放自如,该发力的时候发力,该缷力的时候缷力,该发全力的时候发全力,该发部分力的时候发部分力。
如果不管不顾,打球始终就一个发力习惯,那效果就可想而知。至于打球节奏,更是无从谈起。比如遇到机会球,位置和高度都很合适的球,那就要发全力去爆冲;如果是去摆短控制,就得把力量卸下来;如果遇到角度不好,顶到我们的球,就得寻求过渡,不发全力,先保证让球上台,然后再寻求机会。
有人会说,不管什么动作,只要能打上台不就行了吗?有一定道理,但并不适合长期练习,如果想长期坚持下去,还得最大限度去体会练习动作的合理性,如果动作不规范,发力结构不合理,即便能打实战,但长期运用错误动作,比如抬肘和抬大臂,就会限制我们的打球上限,甚至会损伤我们的身体,导致肘关键、膝关节、肩关节受损等。
所以,打球动作是否合理,对整合乒乓球运动水平和坚持时间有很大关系,爱打乒乓的球友们还得重视起来!
我是如月朋心,爱打乒乓、学乒乓,希望球友们多关注,共同探讨乒乓球技,共同学球、涨球、共享乒乓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