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墨为客卿以風
南宋词人辛弃疾从小生活在沦陷的北方,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的屈辱。北方的人们生活在痛苦之中,所以在辛弃疾年少时就立下了一个恢复中原,报仇雪耻的志向。
公元1162年,终于在他23岁那年,他做出一件名震朝野的事情,生擒了叛徒,并交至朝廷处死。皇帝大悦,委任辛弃疾为江阴签判,掌管地方司法。后辛弃疾举家,渡淮水,来到南宋统治的江南。江阴是他宦海生涯的开始地。江阴地处长江南岸,是宋金边界,地理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
辛弃疾满怀壮志,恪尽职守,时刻准备着为朝廷北伐。南归之初,辛弃疾有满腔的爱国情感。他寓居江苏镇江,看着北归的燕子,想着北方的家园,燕子都回到北方了,我什么时候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呢。看着春天来临,燕子北归。他怀着激昂的心情,怀着对故土的思念,写下了初到南地的第一首词《汉宫春》: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1168年,辛弃疾到任建康通判,建康是现在的南京,曾经是六朝古都。虽然辛弃疾南归已有8、9年之久,但还是投闲置散。
这年秋天,天高气爽,辛弃疾到建康的赏心亭游玩。
赏心亭是建康城上的一个亭子,登上亭可观秦淮之胜。江南楚地,辽阔空远,看着浩浩汤汤的长江之水奔流不息,词人有感而发,作了一首著名的《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虽然写了千里清秋,河山壮美,却难掩词人心头之郁结。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难道不是词人身世飘零和孤寂的体现吗?
辛弃疾南渡归南宋,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家园的,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却一直不把辛弃疾看做自己人,他们的排挤和猜忌,让辛弃疾觉得自己像是一个游子。在此后的20年间,辛弃疾真就像一个游子,始终无缘参与真正的朝廷北伐的决策之中。在内心的焦灼和压抑中过活,他的积极进取的抗金精神一点一点得被消磨,辛弃疾心如死灰,他已经隐约知道自己的命运,早晚会被逐出官场。
他在江西任安抚使时,在信州、带湖一带,他修建了一所新居,从此以“稼”为“轩”,自号稼轩居士。新居落成之时,辛弃疾作词一首《沁园春》,以抒发万端感慨集于一心的复杂感情。
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
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
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