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泛指军事,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武术”。“武术”一词的普遍使用,是辛亥革命前后的事。1911年在青岛就有“中华武术会”的组织,1917年北京有”武术传教所“,1923年4月在上海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可见从1911年以后,武术的名称逐渐为社会接受。但是武术一词使用不久,有人提出”国术“一词来代替”武术“。1927年成立国术馆。从此,国术一词普遍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通用”武术“一词。而今天我们理解的武术概念,是以踢、打、掌、拿、击、刺等攻防格斗动作为素材,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互相变化规律,进行格斗,用徒手和器械各种套路的体育项目。
为什么”武术“不称”国术“呢?因为”国术“一词概念模糊,如果武术可以称”国术“的话,那么我国固有的艺术和技术如雕刻、绘画……都可称”国术“,显然不够确切。因此,还是沿用古人叫”武术“,而不称”国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