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蕴含“天下至理”的中华文化拳,其“无为、不争”的理论原则与现代体育观念背道而驰。太极拳运动把“更高、更快、更强”的正向努力,反其道而行之,朝着“更慢、更柔、更弱”的方向回归。看似南辕北辙,实则殊途同归。太极拳“柔弱胜刚强”的逆向思维,颠覆了传统武术的经验和现代体育的运动方式,是对中国武术风貌的革命性改造。当今中西方融会交流的时代,若对太极拳的特殊技艺与功效若深入进行理论研究,使之与西方现代科学交互汇通,必将对人类的运动健康作出重大贡献。因为,太极拳除了将武术技艺引向新的方向外,还能启发学习思维方法的更新和思维能力(智慧)的提升,这是太极拳内外双修、体智并育的意义。
任何技艺都有其文化背景和发展过程。太极拳的理论原则是两千多年以来的道家智慧,运用在武术领域的实践中而创造发明了太极拳。这不是偶然的,太极拳技理原则的设计是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身体条件、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由于汉民族的身体素质特别是身高与体力,与其他民族相比并无优势。为弥补先天性的不足,古代先贤才在传统外功武术拳术的基础上,抛弃力量运用智慧,发明了 “柔弱胜刚强”的武术思想和独特的“无为”“不争”技术理论的太极拳。
因此,用西方早期科学领域的理论成果是无法解释中国太极拳的。
当今是西方科学思维作为主导性思维范式的时代,中国在西学东渐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之后,以西方单向逻辑性的科学思维逐渐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思维范式。简单标点符号的运用与语法规则的普及要求,就将中国现代人的思维模式进行了改造,西方科学思维与传统的中国式思维模式混搭了,造成了逻辑混乱和思维方式混乱。因此,中国古人所能理解的简单概念遭到现代思维方式的曲解,从而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障碍。如中医与西医的治病原则和方法,就是不同思维模式的结果,用西医方式教导出的现代中医,必然导致中医的没落和衰亡。
太极拳的学习,其思维模式也受到概念单一与逻辑混搭的影响;
由于“用意不用力”是太极拳的独有特色,是太极拳与传统外功拳和现代体育运动的本质区别,由此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方法体系和技艺特点。所谓“用意”,就是多用思想进行思维。但思维是什么?好像与太极拳完全不相干,其实不然,这是学习太极拳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因为当今特别容易把中国传统的整体(模糊)概念与西方的单一(精确)概念混搭;也不理解形式逻辑单一性与关联逻辑的丰富性之间的区别。
所以,对于当今太极拳的初学者,必须先理解思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