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似箭,日月穿梭,已经是三秋霜景,可是天气那叫一个热,热得猪八戒以为到了天尽头日落之处的斯哈哩国。一打听,原来前方六十里远近有一座方圆八百里终年烈焰炎炎的山,名叫火焰山,挡在西行的必经之路上,只有翠云山芭蕉洞铁扇仙的芭蕉扇能熄灭这火焰山的火焰。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解决西行路上遇到的问题是孙悟空的任务,于是他驾云到了翠云山,向一位打柴的樵夫问询芭蕉洞的所在。这一问不打紧,唬得孙悟空是大惊失色——原来这铁扇仙是牛魔王的媳妇,就是红孩儿的亲妈,“心中暗想道:‘又是冤家了!当年伏了红孩儿,说是这厮养的。前在那解阳山破儿洞遇他叔子,尚且不肯与水,要作报仇之意,今又遇他父母,怎生借得这扇子耶?’”
孙悟空将自己的忧虑和樵夫说了,但他隐瞒了把铁扇公主搞了个母子分离的结局,只说是“曾与罗刹之子红孩儿有些言语”,也就是吵架,樵夫宽慰他:“大丈夫鉴貌辨色,只以求扇为名,莫认往时之溲话,管情借得。”
孙悟空谢过樵夫的教诲后,来到芭蕉洞前求见铁扇公主。
这里有人说樵夫不让孙悟空自报家门,他偏不听,是在故意找茬打算灭了牛魔王。其实不然,阴谋论者才会说阴谋,孙悟空可是堂堂正正地求借芭蕉扇,何况樵夫教他的是“莫认往时之溲话”,也就是说不要承认和红孩儿的矛盾,可没有教他不要说自己是谁。再说,在三界这么有名的西行取经团队,又瞒的过谁?铁扇公主也不会傻到轻易将自家宝贝借给一个没有姓名来历的陌生人。
听说孙悟空来借扇子,铁扇公主可谓是“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马上整束皮挂,拿着两口青锋宝剑出来找孙悟空玩儿命。在这时,孙悟空是完全听从樵夫的话,没有承认与红孩儿的打斗,只说是给红孩儿安排了一个“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的好未来。铁扇公主听了这番话后,气其实也消了大半,“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自己所求不过如此,只是为了不能常和孩子见面有些不满,要砍孙悟空几剑出气,孙悟空欣然答应。
只是孙悟空没料到,不管是人还是妖,女人的性情总是善变的,难以琢磨,或许花果山的母猴不是这样的。铁扇公主砍完孙悟空,气也出了,不借扇子转身就走,孙悟空眼见自己上了当,当时就恼了,举起棒子便打,后来又变成个小虫子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子,才借了把假扇子。
这假扇子扇起的火把孙悟空两条腿上的毛都烧净了,这番哄骗可比耍赖不借扇子更气人,依着孙悟空平时的脾气早就拎着哭丧棒打上门去了,但这次却没有,只是去找牛魔王借扇子。
为何孙悟空不去找铁扇公主呢?那是因为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化,他气归气,却不能再怪怨到铁扇公主身上了。
为什么?
在此之前,孙悟空与铁扇公主之间就是仇人关系,孙悟空硬套近乎也就是叔嫂关系。但是,为了借扇子,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腹之内,一番折腾,然后说:“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
这番折腾,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改变。我们来看看佛祖曾经说过的类似的话:
如来道:“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他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他脊背,跨上灵山。欲伤他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他在灵山会上,封他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
明白了吧,自体内而出,不伤其性命者,便犹如母亲。自孙悟空从铁扇公主的口中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是母子关系了,只是不愿说明罢了。所以,就算是铁扇公主欺哄了自己,孙悟空也是没办法找她去理论的,因为“子不言父过”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不然,世上修行修心之人众多,得成正果的才有几人,罗刹女这种以食人为生的妖怪凭什么“隐姓修行,后来也得了正果,经藏中万古流名”,那是因为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的缘故。这与佛祖得道之后,吃人的孔雀被封作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如出一辙。
所以,无论善恶报不报,关系最重要。
俗读西游,胡言疯语,烦请一笑置之,若心念动处,觉着有点意思,留言聊两句,点赞、关注、评论一概不拒。
声明: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